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社会实践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赴湖北省潜江等地暑期社会实践团:关于小龙虾发迹史及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的调查——红虾崛起,振兴有力
发布时间:2019-08-29

723日上午,华中农业大学赴潜江等地暑期社会实践团访问了潜江市农业发展中心,此行主要目的是访谈农业发展中心的相关人员,了解小龙虾在潜江怎样发展起来的以及小龙虾是如何助推乡村振兴、帮助农民增收增益的。两位团队成员于9点左右抵达农业发展中心,负责人员接待的张先生接见了两位团队成员,开始了近半个小时的访谈。


飘洋过海,小龙虾发迹于潜江

两位团队成员询问了小龙虾产业在潜江发展的历程,热心的张先生耐心地讲述了小龙虾产业是如何与潜江结缘、如何在潜江落地生根的。张先生不慌不忙地向我们讲道,首先,小龙虾是从1917年从美国传入日本,20世纪30年代从日本传到中国,并迅速扩展分布面积,侵占各种生态位,中国的很多河流湖泊均能发现其踪迹。潜江最早开始从事的是小龙虾的加工事业。

1998年,李代军,油焖大虾第一人,原来是是做大排档的,餐馆里的油焖子鸡卖得相当火爆。有一次偶然的机会,用油焖子鸡的方法烹饪小龙虾,做出的小龙虾味道还不错,便把油焖大虾作为自己餐馆的一个特色菜,结果每天餐馆前人们排着队争相品尝油焖虾,生意非常火爆,舌尖上的一颗明星冉冉升起。于是,加工和餐饮便在同一时间兴起。


之后,虾稻初相识是在2001年,有个刘姓的农民伯伯,有一块低洼常年不干的稻田,产量不高,因为种水稻有段时间要晒田,不晒田会影响产量。刘姓农民伯伯便挖了很简易的水沟,用小龙虾试了下,第二年这块田收成比较好,增收了几千块钱。当时钱还很值钱,整个村子便看到了效益,一起跟着种了起来。

虾稻相守相依,共生共荣

原水产局的水产技术人员(乡镇上一般都会有水产技术推广点),听到虾稻合在一起能增收增益,而且发现全国的专家没有从事小龙虾这方面研究的,原水产局的技术团队便在乡镇上开展科研示范,摸索实验示范虾稻合作模式,后来推出了虾稻连作,在虾稻田里开简易的围沟,于2003年正式成功探索出了虾稻连作(一季虾一季稻)的新模式,后来通过自然灾害(冰冻、虫害等)抗逆性的实验,发现这个模式有一定的缺陷,后来便探索出了虾稻共作,产收模式是两季虾一季稻。


虾稻共作模式相比于传统耕作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虾促稻,一,虾食稻田里的害虫以及腐殖饵料,降低了水稻生产过程中害虫现象的发生以及农药的使用量;二,过余的肥虾的饲料也有肥田的作用,降低了水稻生产肥料的使用;三,由于有小龙虾的存在,稻田里不能乱用农药,这样稻米的品质和产量就有了保障,生产出的稻米更绿色更健康;稻促虾,一,稻的生产改变了土壤的理化环境,有利于小龙虾的生长环境;二,稻的秸秆为小龙虾提供优良的饵料,产生有益微生物和藻类的培养基,为小龙虾幼体生长提供关键性的食物。二者有机结合,互促互进。”虾稻共作研究者蔡老师这样剖析虾稻共作的原理,让我们进一步摸清了虾稻共作的机制。袁隆平院士更是评价说,“潜江的虾稻共作模式很好,水稻不用农药,虾子长得环保,农民增收增效”。

乡村振兴中的红色旋风

从油焖大虾第一人到刘姓农民伯伯,从虾稻连作到虾稻共作,潜江人民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趋利避害,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敢为人先,化无用为有用,化腐朽为神奇,将小龙虾改造为致富的法宝,成功地刮起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红色旋风,带动了10万人致富、2万人脱贫,被誉为中国现代农业的成功典范、乡村产业振兴的样板。可以说潜江人民用小龙虾成就了一个产业,美化了一片环境,带富了一方农民,照亮了一个城市,更是积极响应了现代化农业发展,潜江人民共同探索出的虾稻共作模式为国破题,为民解忧。一只虾、一袋米,稻在水中长,虾在稻下游,虾稻共作,共生又共荣,其创新效用已远远外溢到全国多个省份,带动全省发展虾稻面积700万亩、全国发展1500万亩,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推进农业转型、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


借鉴意义

潜江人民利用当地的地理优势,因地制宜,开创性地将小龙虾与水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造就了经济引擎式的小龙虾产业,极大推动了当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而带动了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其他地区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在坚持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同时,要学习潜江的这种探索创新的精神,利用本地区的独特优势,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努力开发本地区的农产品生产新主体、新业态、新模式,并融入当地的特色元素,发展更为绿色经济健康的生态农业,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坚持深化农村改革,完善承包地分置制度;努力把工业理念引入农业,把生产要素引入农村,把小生产引入大市场,激活乡村振兴内生活力,以更好地助推本地区的乡村振兴。

文字丨水产学院 王阳阳

摄影丨水产学院 刘金梅

审核人:庄子梦

  辑:秦静欣


电话:027-87282012 E-mail: hntw@mail.hzau.edu.cn 地址:武汉洪山区狮子山街特一号华中农业大学

CopyRight© 2014 共青团华中农业大学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