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社会实践
福建南平:探寻林改之路的新篇章
发布时间:2019-09-02

8月22日,我校园艺林学学院赴福建省南平市西芹镇暑期实践团前往南平市,深入乡镇,了解林业改革的现状。福建农林大学南平校区的老师们热情地接待了来自远方的学子,借助当地林场帮助实践团更好地了解风情地貌,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实践团的实践内容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走在林改先端的南平市的面貌渐渐呈现在团队成员面前。

初见南平,好山好水引惊奇

队员们分别从武汉、广西、贵州、山西等地陆续到达福建南平。团队中的七名队员都是初次踏进福建的大地,山清水秀,清新灵动是他们对南平的第一印象。南平地处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脉北段东南侧,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处,俗称“闽北”,是中国南方的重要林区,素有“南方林海”、“中国竹乡”之美誉。林业在全市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山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

2003年以来,南平市在全国率先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农造林积极性空前高涨,山林纠纷大大减少,并通过建立林业要素市场,壮大林业规模经营。近年来,又不断探索深化林改的新举措。南平市作为福建省林业改革的先锋之地 ,有许多值得全国各地林业改革的学习之处。本次实践团到访南平通过走访调查的形式,学习福建省南平市林业整改的经验,并在相关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总结不同林业整改措施对当地人生活现状、生活环境的影响以及不同林业制度下的林下经济发展状况。

深入乡镇,林业改革看利弊

作为全国林业改革的先锋,南平率先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行林地家庭承包,将林地分配至户,完成林业改革的所有权问题。实践团队在福建农林大学洪老师的建议下,先后前往新亭、西芹村和兴华村实地调查林业改革的现状。

实践团队最先到达新亭,分两路开始了问卷调查。据当地人介绍,新亭属于一个灾民安置点,居民几乎都是从附近遭受自然灾害的村落搬迁过来的。一番访问之后,实践团队发现,林业改革并没有给新亭的大多人民带来切实的利益,由于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每家每户分到的林地也因为劳动力缺失而无法很好地发展,本可以成为“金山银山”的林地无人打理,大多数家庭的山头最终还是任其荒废。许多住户没有看到切实的收益,对林改分山到户的政策仍有意见。

之后,我们来到西芹村和兴华村。据说,当时的村干部顶着巨大的压力,决定不采取分山到户,而是集体管理山林。实践团队兵分两路展开了对村民的访问,“不用操心林地的事情却可以每年拿到林地收益的分红,何乐而不为呢?”村民如此感慨道。据了解,西芹村和兴华村成立了林场管理委员会,林地由委员会招投标管理,实现了土地的充分利用,所得收益则按人头平分给每家每户,此外,还有医疗保险等福利。相比之下,西芹村和兴华村集体管理的政策更加适合当地年轻劳动力缺失、留守老人增加的情况。

林改之路,重重艰辛需努力

在几天的走访调查过后,实践团对南平市的林权改革情况有了大概的了解。从现状来看,林改有利有弊。

“对于山场统一由林委和林场管理的村,管理委员会是由村民推选出来的,钱是由管理委员会保管的,年底分红,人人有收益,这就解决了一些家庭由于劳动力缺失和知识水平有限导致的林地资源浪费。而对于选择分山到户的村,就会出现收益不平均、林地资源浪费的现象。有劳动力的人家能把山经营得很好,获得较好的收益。然而对于没有劳动力的家庭来说,林地只能任其荒废,或者转让林权得到一笔短期收入,但这是不可持续的,以后子子孙孙就没有林地了。也有一部分家庭选择将山承包给别人,承包年限大概为30年左右,为杉木成材时间,然后再次收回。”福建农林大学洪老师讲解到。

诚然,林改之路是艰辛的,目前也遇到了种种困难,例如劳动力短缺、林业专业人才的缺失等。但不置可否的是,在政策合理、经营得当的情况下,山林确实给靠山吃山的村民带来了生活上的改善。尽管改革过程中我们走了弯路,但值得庆幸的是,国家和政府正在努力调控林改的方向和力度,做到因地制宜、适时发展。政府也在进行拯救措施,深化林改政策,确保在保护原有生态的基础上为人民谋得最大利益。

林业改革道路漫长且艰辛,仍需要大量人力财力去运作改良。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仍在耳边回响,相信在福建南平这方山清水秀的大地上定会彰显着人与自然的奇妙组合。



文字丨赵铖钰 石诗愉

审核人:王石径

编 辑:霍怡然


电话:027-87282012 E-mail: hntw@mail.hzau.edu.cn 地址:武汉洪山区狮子山街特一号华中农业大学

CopyRight© 2014 共青团华中农业大学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