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社会实践
柑橘果香已远传,绿色防治仍在路上
发布时间:2019-09-02

8月1日到8月7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湖北省丹江口市暑期社会实践团在丹江口市柑橘试验站站长郭元成的带领下对当地柑橘种植过程中的病害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

丹江口市柑橘试验站站长郭元成介绍,丹江口市气候温和、降雨适中、光照充足,加之丹江口库区大水体的调节作用,孕育了发展柑桔产业良好的环境条件,但是病虫害仍然存在,病害方面疮痂病和炭疽病最易发生,虫害方面则主要是柑橘红蜘蛛、黄蜘蛛、矢尖蚧壳虫、锈壁虱危害严重。

8月3日,华农柑橘小分队实践团成员从植保站出发,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到达习家店镇行陡坡村进行柑橘病虫害调查。

实践团成员对来意进行简单介绍后,大爷热情邀请实践团成员到室内进行采访。实践团成员通过采访得知,大爷种植柑橘已二十年,但因为自己柑橘地只有8亩且地势不好,柑橘产量一直不是太多。对于病害的情况,大爷说:“咱种柑橘几十年了,柑橘什么病都没有,每年都打药,可以说柑橘就是药泡大的。”实践团成员询问在柑橘种植中是否采用了绿色防治,随之发现大爷对绿色防治的概念并不清楚,但大爷表示当地农业局为家家户户都免费发放了一种“诱捕球”。通过实地的观看以及柑橘试验站站长郭元成的介绍,实践团得知这种“诱捕球”球体酷似柑橘幼果,表面涂有粘虫胶,粘虫胶中有新型诱捕剂,能通过嗅觉刺激、视觉刺激等方式将柑橘大实蝇成虫引诱,使其在球体表面被粘黏而亡,从而起到柑橘大实蝇的防治作用。

在接下来的三十余户农户的调查中,实践团发现,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农户大多表示:“病虫害的情况不算太严重,大多都是及时打药控制住了。”可以说提到病虫害,农户心中首要的解决办法就是打农药。实践团队员植保1704吴兴嵘说到:“绿色防治对于农户来说,依然有些遥远。虽然政府通过免费发放的策略,已将‘诱捕球’的绿色防治效果带到实际生产中,但想要绿色防治的概念深入人心,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通过查询,实践团得知,丹江口的早、中熟温蜜柑(龟井、尾张)在1989年首次获得农业部优质水果奖之后,又多次在全国、全省获奖,并分别被授予“中华名果”、“湖北十大名果”、“湖北省名牌产品”等称号。值得一提的是,丹江口的柑橘产品除销畅国内12个省(市、区)的80多个大中城市外,还多次出口到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受到了国内外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可以说丹江口市的柑橘品质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但是实践团成员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基层农户在种植过程中对病虫害的防治还是过分依赖农药,这是需要警惕的。对于绿色防治如何才能深入人心,农户周大爷的话大概能给今后的绿色防治之路一个启发:“2009年的时候,提出要砍掉一部分柑橘,说这样能增产,当时我怎么可能信?但是后来植保基地自己搞示范,并且真的做出了效果,我才放心去搞。”

经过走访基层农户以及对专业人士进行采访调查,实践团成员对丹江口市的柑橘病虫害情况有了更深的认识。但对未来丹江口柑橘产业的发展来说,农药防治不是唯一办法,且非长久之计,绿色防治的道路仍然任重道远。



文字丨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吴兴嵘

摄影丨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汪奇灵

审核人:熊攀攀

编  辑:霍怡然


电话:027-87282012 E-mail: hntw@mail.hzau.edu.cn 地址:武汉洪山区狮子山街特一号华中农业大学

CopyRight© 2014 共青团华中农业大学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