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文化艺术
中国国际高等农业教育论坛于华中农业大学国际交流中心隆重开幕
发布时间:2018-10-16

    102日下午,国际工程科技发展高端论坛——国际高等农业教育论坛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在我校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一楼报告厅展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一带一路倡议与高等农业教育国际化发展”。

全景(王铭瑶)

 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23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的45位嘉宾,来自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的15位院士,来自44所大学的校长和专家代表应邀参会,共同探讨高等农业教育发展规律和新路径,共商新时代高等农业教育发展战略大计。本届论坛由中国工程院主办,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和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联合承办。论坛开幕式及主旨报告由华中农业大学原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李忠云主持。

原党委书记李忠云(王铭瑶)


 李忠云在开幕式上首先代表主办方向参加论坛的国内外大学校长、院士,向中国工程院、教育部参会的各位领导及嘉宾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向关心和支持本次论坛的各界朋友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王铭瑶)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首先上台致辞,他代表中国工程院和华中农业大学,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向出席论坛的海内外校长、院士、专家学者表示感谢,向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邓秀新从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校际交流等多方面介绍了华中农业大学在过去取得的成就,并对现代高等农业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针对性指出:无论是从国家战略的角度还是从农业发展前景的角度来看,现代农业都已成为方兴未艾的生物经济和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邓秀新强调:“我们要全面提升高等农业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其吸引力和影响力;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动交叉融合创新;要加强实践教育环节,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创意能力;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引领产业发展;要加强开放共享协同创新,提高国际合作交流水平。”在演讲最后,邓秀新向华农120周年校庆致以热烈祝贺并预祝本届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罗凯阳)


中国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随后上台作主旨演讲。他首先代表中国教育部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和专家学者致以诚挚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中国农业教育的专家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杜占元说:“在华中农业大学双甲子校庆之际,世界各国同仁汇聚一堂,共同探讨高等农业教育发展规律和趋势,为世界农业发展贡献智慧,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他肯定了华中农业大学近年来在育人、科研、学科建设等多个方面取得的可喜成绩并强调:在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背景下,在第五次全国教育大会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作出新部署的形势下,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将坚持服务“三农”的发展方向,按照“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构建协同育人新机制,提升为农输送人才和服务的能力,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人才支撑。教育部将积极推动中国高等农业院校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科技、教育三结合,提升服务三农发展的能力;积极深化机制改革与创新,激发高校内生发展的活力;积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教育中心主任吴启迪(罗凯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教育中心(ICEE)主任吴启迪也于其后发表主旨演讲。吴启迪首先对华农120周年校庆表示了祝贺。她指出,在促使农业从业者由‘体力型’向‘智力型’的转变方面,高等农业教育在我国国家现代化建设过程当中非常重要,是功不可没的。“科技造福人类,教育创造未来。”吴启迪强调,近十年来,现代农业的巨大变化要求我们加强国际合作,增加农业供给需求,真正站在高等农业人才的共同视角研讨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根本战略。她表示,当前,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为高等农业教育带来了挑战。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当代高等农业教育需要我们思考如何抓住历史机遇、如何应对严峻挑战。

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约翰·戴森霍费尔(王铭瑶)


 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约翰·戴森霍费尔(Johann Deisenhofer)教授则以“高等教育终生记忆”为题发表了主题演讲,他将自己的高等教育经历分为掌握基本知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与突破学术边界这四个阶段,他认为学术的精髓在于突破学术边界,培养问题导向的思维方式,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打开他们的视野。他还强调,学科方向的选择对于学生而言至关重要,学习的过程中不要害怕犯错误,因为这是一个让自己成长的过程。

西澳大利亚大学校长托利·康奈尔(罗凯阳)

杜伦大学副校长帕特里克·哈斯(罗凯阳)


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副校长托尼·唐奈尔(Tony O'Donnell)教授随后发表主题报告。他首先介绍了西澳大学的办学模式与办学理念,并强调了现代教学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变革作用。而英国杜伦大学副校长帕特里克·哈斯(Patrick Hussey)教授于其后进行了主题为“杜伦大学的十年学术战略”的主题演讲。他提出了围绕教育、学术研究和更加丰富的学生体验三个方面展开的“杜伦方案”。帕特里克·哈斯屡次强调愿景的重要性,他指出要通过有效的路径规划完成大学从低阶教育向高阶教育的转变。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王铭瑶)


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张改平(罗凯阳)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周子澳)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作为中国学者代表进行了主旨报告。他从中国农业领域的成功发展状况、农业大学的贡献、双一流建设与中国农业大学对“一带一路”政策的作用四个方面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大学对中国经济建设的巨大贡献。同为中国学者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张改平则以“资源互补、保障供给,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有所作为”为题,具体论述了农业高校面向中亚五国开展教育科技合作的重要性。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高等教育改革”为题进行了主题演讲,详细探讨了改革开放40以来我国农业科技主要的成就、难题以及新常态下我国农业科技们面临的形式好主要任务,并提出了对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与建议。

韩国东亚大学校长韩锡政(周子澳)


京都大学农业部部长绳田荣治(周子澳)


韩国东亚大学校长韩锡政在主题报告中从国际教育环境的变化、韩国教育环境的改变以及东亚大学的人力资源培养计划三个方面论述了东亚大学的未来规划,并强调了人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性。来自日本京都大学的农业部部长绳田荣治则具体介绍了京都大学的“Window”办学理念,每个字母都有其不同的含义。分别为“大胆而智慧”、“国际化和创新性”、“自然和崇高”、“多样化和活力”、“创造力和乐观精神”以及“让女性在职场中享受平等的机会”并分别展开论述了京都大学培养人才的独特标准。

外国专家学者(周子澳)


会后,当被问及如何看待高等农业教育在中国新发展时期的地位时,杜占元回答说:“高等农业教育是农业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涉及教育和农业两个重要领域,一方面联结着教育强国,一方面联结着乡村振兴,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中国政府未来势必更加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重视高等农业教育。”

据悉,本次论坛为期一天半,同时设立了“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和“中国工程院项目组论坛”两大分论坛,众多国内外涉农高校校长、教育界学者将围绕“国际高等农业教育发展与未来趋势”、“‘双一流’建设与高等农业教育质量提升”、“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学理想与高等教育发展”等主题进行报告和研讨。


文字 【校青传记者团】李安悦 王咏祺 

摄影 【校青传记者团】周子澳 罗凯阳 王铭瑶

电话:027-87282012 E-mail: hntw@mail.hzau.edu.cn 地址:武汉洪山区狮子山街特一号华中农业大学

CopyRight© 2014 共青团华中农业大学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