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晚,学校2020年本科生先进集体和个人分享交流周-优秀少数民族学生交流分享会在三教B203智慧教室举行。我校优秀少数民族学生代表与到场60余名同学围坐在一起,分享、交流了他们大学的奋斗故事和成长感悟。本科生院领导及专业教师代表参加活动。
学习之道,勤能补拙
谈及自己的保研经历,资源与环境学院研二学生布麦热姆分享的观点是认真对待每一件事,“为了练好普通话,我督促自己多和其他同学交流,为了收获好的成绩,我认真对待每一堂课”。农学1803班的巴增罗布则是结合自身分享了专业课学习的经验,“化学、数学等基础课程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非常重要,一定要打牢基础。”秉持着“自足且坚定,温柔且上进”的想法,设施1901班的古丽丁坚持和室友组队自习,通过半年的努力,学习成绩达到班级中游,大一结束时,她的成绩提升到了班级第二。

在华农生活了十一年的阿迪力•阿不来提讲述了从预科到博士后的奋斗历程,他认为勤奋和吃苦是战胜困难的法宝,从说好普通话到流利地和留学生交流,融入班集体和持之以恒的练习、尝试是制胜的法宝,“一定要有短期目标和长期规划,珍惜学习机会,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共同优秀”。
信念坚定,乐于奉献
农经1701班的退役大学生士兵阿迪力•阿里木则分享了自己“文武双全”的大学生涯。从部队中的班长到校学生会副主席,他认为部队的锻炼让自己更成熟,在学业上更有规划,如今面临就业选择的他更是对自己的未来信心满满。在被问及“当兵和学习如何选择”时,他坦言,“我们可以走得很慢,但要走的对,人生中能有两年时间花在保卫祖国上,我感觉很自豪”。

农资1802的中共预备党员左尔尼沙讲述她入党的初心,“能有机会在内初班、内高班学习,考入华中农业大学,要感谢党,特别是2015年驻村工作队驻村后,家乡发生了很大变化,更加坚定了自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想法”。
资环学院胡红青老师分享了与少数民族同学相处的故事,“我从2003年开始和少数民族同学相处,指导了很多少数民族同学,看到他们的成长进步,我感到十分欣慰”。
自由交流环节,优秀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及少数民族学生指导老师代表分散到各组,就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与他们交流。

最后,李大鹏老师勉励在场少数民族同学,“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民族团结、中华复兴付出自己的力量”。
文字|校青传记者团 章洁茹 王原来
摄影|校青传记者团 李羽
审核:黄欣
编辑: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