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下午,我校举行大学生创业座谈会,20余名创业团队代表为我校大学生创业工作献言献策。这批大学生创业代表,有的已经毕业3年,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从当初的白手起家,到现在小有成就;有的公司才刚刚注册,连办公场所、公司融资和团队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座谈会上,他们吐露创业的艰辛,分享奋斗的喜悦,同时也相互学习、相互鼓劲。
周旭波:“青桐计划”让企业如虎添翼
2011年从理学院毕业的周旭波是这次参加座谈会代表中的“老大哥”。刚刚过去的周末,他获得了武汉市“青桐计划”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资助,是全市175支获奖团队中的一个。他回忆起了当初创业的艰难:“最难的是没有场地,在大食堂里做过,最终花了半年的时间,才找到现在的地方。”
回忆起过去,他没有对过去差强人意的创业环境有过抱怨,多的是一份从容和淡定。“创业永远都是自己的事情”,他说:“遇到了困难首先应该去想自己如何解决,希望大学生创业者们能够在解决问题中锻炼自己。”
在谈起本次获奖的经历,他坦言:“青桐计划”对大学生创业支持力度很大,对自己的企业也带来了很多有利条件,我需要向更多优秀的创业者学习,把企业做得更好。
何三杰:放弃保研,回家当“职业农民”
当全国每年200万学子历尽艰辛竞相考研时,却有人自动放弃名校的保研资格回老家种地。这事听起来让人难以置信,然而,生科院的贫困大学生何三杰就做出了这样一个令人惊诧不已的决定。
今年3月20日,他的河南环城家庭农场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何三杰选择回家当“职业农民”,除了想创一番事业外,更重要的是想完成父亲的临终嘱托:照顾好弟弟和年岁已高的母亲。“百善孝为先,没有比这点更重要的。”何三杰说,母亲已快60岁了,责任和担当不允许他在外面闯荡。无论走到哪里,母亲都是他的牵挂。
为了创办自己的家庭农场,何三杰申请了10万元创业贷款,又从亲戚朋友那里借了10万元。“能不能成功我也不敢说。不过我本来就光着脚,还会怕湿鞋吗?”他说,他只知道农业的前景是光明的,但道路肯定崎岖,充满艰辛。
莎士比亚有句名言:“一个最困苦、最卑微、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畏惧。” 何三杰说,每次想到这句话,他便充满了力量,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