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夜,我校食品科技学院赴广东省深圳市暑假社会实践团顺利抵达深圳福田,围绕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沙井蚝文化及其发展状况展开了为期一周的实践调研活动,学习认识沙井蚝文化,探索传统的沙井蚝产业如何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中生存并发展壮大。
纯任自然,智慧蚝民开启蚝业文化
沙井蚝是中国最早的人工养殖海产,也是深圳最早的国家级品牌出口产品。其因蚝体大,色泽乳白,肉质肥嫩爽滑著称港澳和东南亚,风靡全球华人,是深圳最著名的特产之一。7月12日,在深圳市史志办公室工作人员岳颖的带领下,实践小队一行人参观了阅览室,对沙井蚝文化的历史习俗有了初步的了解。
岳颖对沙井蚝业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沙井人养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当时的人们发现野生蚝会附着在海边的红树林上生长,因此尝试利用类似树干的竹竿采蚝苗并养殖,到了明清,蚝民已经发现用瓦片和石头培育出的蚝比竹竿蚝要更加肥美,产量也更高,于是这一方法便普遍流行开来,这种传统的养蚝方式一直持续到新中国建立初期。
蚝带给沙井人的恩惠不仅仅是蚝肉。古代沙井蚝民流行利用蚝壳垒墙盖房,数万个蚝壳整齐划一砌起的墙面,在泥土混制的古村落建筑群里显得别树一帜,独有风味。据文献记载,明清最鼎盛时期,沙井一个村落少则有二三十座蚝屋蚝墙,多则五六十座。数百年过去,如今的沙井街头仍能看到一些蚝壳屋,如步涌江氏大宗祠等。这些蚝壳屋正是沙井蚝文化的见证,队员赵家航深受震撼,“没有想到深圳这座现代的城市里还保留有这样古老、充满历史痕迹的独特建筑,传统的文化遗产被完整地保护,真是幸运。”
合作学习,创汇市场遭遇发展危局
建国后,中央政府投入了一笔资金鼓励发展沙井地区的蚝养殖产业。当地蚝民凭借自己的智慧,研发了用水泥作为附着器的养蚝技术,一直使用了将近三十年。
上世纪50年代,沙井镇分不同大队养殖蚝,再交给水产公司统销统购。外地人需经过陈氏祠堂的批准,用本地的船进行劳作,并用蚝作为加盟费用,方可进入交椅湾海域养殖。1952年成立的沙井水产公司承担了主要的售卖工作,沙井蚝被制成生晒蚝干、熟晒蚝干和蚝油等产品,经香港出口至东南亚,并在50年代末期创下2000多万港币的外汇,沙井蚝因此得到了周恩来总理亲笔签发的奖状,社长陈淦启还作为当时的先进青年受到了毛主席等领导的接见。
70年代开始,国家安排养蚝技术人员前往日本学习,养蚝主要使用生长更为均匀的吊蚝技术。一些蚝民得到了香港给予他们的出海证,开始不经过公司前往香港售卖。
改革开放后,深圳出现大量工厂,排出的污水使海水受到严重污染,附近水域已不再适合养殖,沙井蚝的产量和品质逐年下降,养蚝事业一度销声匿迹。
放手施为,蚝田北迁延续薪火传承
养蚝对海水要求很高,蚝所需要的食物以硅藻为主,而交椅湾地区海水硅藻含量丰富,使宝安区的沙井地区成为了当地养蚝最适宜的地区,养出的蚝个大味美,“沙井蚝“的名号流传甚广。
面对蚝产业的危机,沙井人开放视野,模仿世界工业产业转移模式,通过“异地养蚝”获得柳暗花明。沙井蚝博物馆讲解员黄紫君介绍道:“从90年代开始,我们开始寻找合适养蚝的海区,最终找到台山进行异地养殖,即请当地人养殖,沙井人提供技术支持。”这种方式不仅使沙井蚝业生产得以生存延续,而且还得到较大发展,又带动了台州等地养蚝业的大发展。
现如今,虽然人们买到的已经不是的当地沙井蚝了,不过其鲜美依旧是“真正“沙井蚝原本的味道。当同学们好奇问道为什么现在还是叫沙井蚝时,黄紫君自豪不已,“外地蚝品质参差不齐,外行难辨真假,但沙井只回运优质蚝售卖,久而久之就有了名气。”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沙井成就了沙井蚝,沙井蚝成就了沙井美名。沙井区于2004年正式启动了“沙井金蚝节”,到目前已经举办了十四届,吸引了越来越多市民的参与。同时,沙井当地还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蚝文化博物馆,集中展示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金蚝文化。
经历一次次的浪潮后,沙井人用与时俱进的时代品质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非遗保护道路,也为蚝产业的发展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字记者:郝蔚洁,赵家航
摄影记者:胡江南,曹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