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工学院赴广西和平一福希望小学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十六人到达希望小学,以职业启蒙为切入点,开始为期三周的支教生涯。在尽当代大学生的责任,用自己的努力均衡教育资源,解决社会问题,助力偏远地区儿童正确树立职业观的同时,磨练自我,发现自己的价值。
厉兵秣马,整装待发
欲善其事,必利其器。正式支教只有二十天,但雨露的每一个支教队队员都已经为此做了百来天的准备。
广西叶脉支教队队长姜锍解释道:“只有做好团建准备,才能让队伍内部团结起来,避免后期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保证每个队员都能尽全力参与支教活动中来;也只有充分准备前期课程,才能让每一个队员有一个心理以及资料的铺垫,能在支教中课程设计困难时候留有余地;同样的,前期物资准备的意义为了我们尽快进入支教的状态,避免物资缺乏导致的课程质量不佳的现象”。
4月1日,在雨露·中国公益社的组织下,广西叶脉支教队正式成立,据了解,全校范围内共有120余人报名,50余人入选,其中16人加入广西玉林队,并为队伍取名为叶脉,取叶之生生不息,脉之一脉相承之意。此后,在姜锍的带领下,队员们完成了任务分工、团队建设、体能训练、教案准备、课程试讲、行程计划等前期准备。
田间地头,脉脉温情
因当地条件有限,在当地老师梁施娜的帮助下,支教队员支教期间只能在一户村民家借住,虽然语言不通,这户人家的爷爷奶奶十分友好,村民们也很热心,对待队员们关爱备至。
“队长,我们房间多了一个风扇!”第二天回宿舍,一个队员发现二楼房间多了一台崭新的风扇。一下子解决了二楼房间闷热的问题。细问之下发现,是爷爷奶奶在队员们去学校上课时买回来的,就是为了让队员们能够睡个好觉。除了电风扇的“温暖”,雨天收进房间的衣服、洗菜用的盆子,做菜时候的指导都是来自村民的温暖。梁施娜还把自己家里的一口铁锅借给队员们炒菜。
“虽然听不懂他们这里的方言,但是他们真的很和蔼可亲,特别感谢他们给我们提供地方住宿,希望他们能够一直身体健康。”支教队员向金玉有感而发。在语言不同的环境里,除了队员之间了无依靠,正是因为村民们的善良,温暖了支教队员的心。
纯真梦想,求知的心
“老师,我以后也想上大学。”在观看完我校《狮子山下》纪录片后,一个六年级的小朋友对支教队员讲道。这句话深深触动了队员们的心灵。因为地区偏远,这里的升学率不高,很少有读到大学的孩子。
每当队员们问起小朋友长大之后的想要做什么,得到的答案模糊不清,出去打工、当老师是最常见的答案,还有很大部分小朋友说自己想要当歌手。他们尚且不知道外面多种职业的精彩,也正是因为这样,支教队员们来到这里,希望给他们带来对职业的初步认识。
一个六年级的小朋友告诉今年的支教队员,她已经是这里的“老人”了,从四年级到六年级她每年暑假都会来到支教队的课堂。不仅如此,还有很多孩子家住的远,但是从其他小伙伴口中听到了支教队的故事,也来到了这里,加入支教队的课堂。希望和梦想催人奋进,信任和依赖使人坚韧。做支教的是对教育资源的平衡,也是对支教者心灵的洗礼。
据悉,自雨露•中国公益社自2010年成立以来,在一福希望小学的支教已是第四年,前三年,逐梦、梦之光、毅行三支队伍已在这里留下足迹,叶脉支教队作为第四支队伍,继往开来,继续点亮梦想。
文字:【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赴广西陆川一福希望小学支教队】黄妍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