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社会实践
【耕读路上】探杏坛宗祠文化之深远流长
发布时间:2018-07-25

 

7月9日,小组团队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展开为期13天的社会实践活动,考察杏坛镇宗祠的现状以及当地居民对其未来发展的看法与建议等。此次活动共有5名分属社会学、法学以及广告学专业的学生组成团队,于实践活动之中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沃土”,通力协作,助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扬与继承,促进社会和谐建设。


据悉,该镇村落众多,而遍布村庄聚落里的祠堂,是宗祠文化留存的实质载体。在实际的探访中,小组成员来到了杏坛镇的昌教村。该村落以林氏和黎氏两大家族的宗祠为大,其余还有零星许多小宗祠。


深而远矣 不止于此


青衣古佛,油灯绵长不是宗祠的代名词,它与一般的寺庙相差甚远,是供奉祖先和祭祀的场所。但它仍能以其庄严之感震慑着奸恶苗头,更传扬其高尚的精神品质勉励后辈族人,致使后代团结兴隆,地区安乐稳定。由此代代相传,成为城乡中规模最宏伟、装饰最华丽建筑群体的代表;注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古塔、古桥、古庙宇相映,成为地方上的一大独特的人文景观,在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外表上便可窥见宗祠历经沧桑的模样:一砖一瓦仿佛都透出历史的味道,一门一窗更是将其肃静表露无疑。踏足其中,便有使人振奋与惊叹之意——其中的氏族名人介绍像是在勉励后人以此为榜样,即使是不能脱口而出的名字,通过介绍生平,也让人赞叹家族家风之威。小组成员在查看该族先辈生平之际,也似乎坠入时空的隧道,与旁人一同为其丰功伟业拍手称赞。循着历史的味道,捕捉每一处沧桑的痕迹,此亦意义之举。

 

     先辈之光 后人敬仰


村落民风朴素,热情的当地人并未将贸然参观甚至是语言不通的陌生人驱逐,相反地是,对于想要了解宗祠文化的举动,他们表现无任欢迎并盛情解答,还将小组成员邀请至家中娓娓道来他们所知道的故事。于他们而言,宗祠为他们长了不少志气,因为有如此优秀的先辈,让他们心里也为氏族、为自身感到骄傲。


通过村民的介绍,成员了解到:族人不吝惜财物为年久失修的宗祠进行修缮,通过雇佣方式甚至是自愿到宗祠清洁及打点事物,每年每月地捐献必备物资,还警醒往来后辈不忘先辈之光,将宗祠文化继续传承,才有如今掺杂现代建筑风格的新式宗祠。无论如何,他们族人心中始终不忘先辈,不忘造就他们的过去与传统。先辈故事的传扬不单单是炫耀,更是对自身的激励,小组每一位成员都为了解每一处的故事感到荣幸,更深感此次社会实践使命之重大。

 

古老建筑 意味非凡


宗祠之中并非空无一人,在寻访期间,不时看到有年迈的老人到此乘凉小憩,又或是游戏闲聊,似乎是宗祠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处快活的地方,但他们愿意散步至此,也足足证明他们对宗祠的依归与守护。听当地人的解说,重要节日之时,例如新年、中秋、重阳等,宗祠也会有相应的活动,不仅是信奉传统的老人,族内的年轻人也纷纷参与其中。由此,数典忘祖的非议未免太绝对。那些来自其他地方的外来人口,他们也都对于宗祠有着深刻的认知:“那不仅是单纯的悠久建筑,还有当地人对于祖先怀缅的情怀”。即使并非族中人,也自觉保护,不愿恶意破坏。小组中的各位成员来自四海八方,也许这是第一次了解到宗祠,也有司空见惯的人,但无论如何,这一次以团队方式进行的探访都为每个人带来了独特而深刻的体验,无不从中增长不少见识。

 

代代相传 历久弥新


对于传统建筑的改造与升级,如果仅仅关注其中的商业价值而罔顾文化内涵与社会意义的话,那么文化软实力的建构将无从谈起。在问道对于宗祠未来的发展建议时,宗祠内负责打点的老婆婆表示:“发展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不管是有多少资金、资源又或是“文化糟粕”误解的阻碍,不管多少漠视,只要心中始终怀揣着信念,发展必定发生。那是他们族人共同的财富,他们无不充满信心。”


这一番话语深深打动全体成员,无论于活动开展过程种种艰辛的安慰,还是活动开展动机与继续前进的肯定与激励,都让我们深信,平凡的每一步探寻,那溢出心头的满足感都能给我们最不一般的体验与收获。

 

 

文字:【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暑期社会实践团】佘诗琦

 

电话:027-87282012 E-mail: hntw@mail.hzau.edu.cn 地址:武汉洪山区狮子山街特一号华中农业大学

CopyRight© 2014 共青团华中农业大学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