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社会实践
【耕读路上】追寻白鹿原上的泥哨方音
发布时间:2018-08-01

摘要7月14日,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赴西安非遗实践团队前往白鹿原狄寨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一系列调查研究,着重探访了“泥哨”的前世今生。

一颗匠心的坚守

泥哨,又被称作娃娃哨,是一种起源于西安鱼化寨的传统手工艺品,在2007年入选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两小时车程,团队成员终于抵达灞桥区狄寨村。通过实地走访,我们找到了泥哨的第一代传人徐文岳老人。几十年岁月斑驳,徐老现已放下了泥哨的手工制作,并将技艺传给儿媳刘新霞。

据刘老师介绍,泥哨的制作工艺极其复杂,要求十分严苛。从黄土疙瘩蜕变成形态各异的泥哨,要经历选土、和泥、制坯、阴干、烘烤、涂色、漆光等众多繁杂工序。首先选土就很特殊,需采集细腻柔软、富有黏性、不易开裂的深层土质,然后打碎过筛、浸泡揉搓,接着制作坯胎……匠心坚守,这是匠人内心深处对传统技艺的执着热爱。

一场生活的创作

泥哨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说起泥哨也有几千年了,西安半坡出土的单音泥哨就是它最初的样子”,刘老师和大家说道。泥哨本是孩子们的传统玩具,它形状小巧玲珑、颜色艳丽多彩,并且能够发出清脆响声。现在经过徐老的创新改进,也有一种“祭祀泥人”。它们的构造相对有些差别,吹不响,只能插在祭祀盒子上。

在刘老师的传习所里,团队成员看到了各色各样的泥哨,创作形象十分丰富。其中有历史人物、飞禽走兽、秦剧形象,甚至还有一些卡通人物,但取材都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始终扎根于大地,是对不同年代生活的反映。西安泥哨作为一项民间艺术创作,也是当地人民美好精神的寄托。

一门技艺的传承

在采访过程中,当谈及为何会接下这门技艺并坚持三十多年时,刘老师回答我们:“一方面是自己本身就很喜欢,另一方面也是想延续老人的心愿,让这门技艺不断传下去。”而对于这门技艺的现状,刘老师的回答流露出一丝无奈,“现在关注娃娃哨的人越来越少了,一年也卖不出去多少。虽然以前有人过来学习,但玩了几天之后就走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记载了历史发展的脉络,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体现与象征。本应代代相传、历久弥新,可如今整个西安会泥哨制作技艺的,也只剩下了两家人。一声泥哨音承载着多少人的回忆,它不应被遗忘在岁月的角落中。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我们看到了现代化的浪潮持续冲击着传统技艺,一大批诸如“泥哨“的手工艺正面临着失传困境。传承之路任重道远,这要求社会、政府、公民全体参与进去。致敬匠心坚守,弘扬非遗魅力。

 

电话:027-87282012 E-mail: hntw@mail.hzau.edu.cn 地址:武汉洪山区狮子山街特一号华中农业大学

CopyRight© 2014 共青团华中农业大学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