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双甲子,重温西迁史】——华中农业大学学子调研团赴恩施抗战历史陈列馆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7月17日,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调研团队来到恩施抗战历史陈列馆,博物馆志愿者周学聪老先生热情接待了团队众人,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讲解了抗战时期华农西迁恩施办学的历史。团队成员学习和调研了抗战中的联中历史并收集到了宝贵的资料。
七年西迁史,百载耕读魂。残垣断壁中,老一辈华农人办学的场景仍历历在目;炮火纷飞下,是农校学子不受干扰、埋头苦读,对知识的渴求。“百廿双甲子,弹指一挥间”,回首整个西迁史,让我们看到的是先人弘农学之艰难,扬国光之不易。
(周学聪在为同学们讲述华农前身——湖北省立农学院)
国难当头,在战火中耕读
120 年前,张之洞一句“手脑并用,知行合一”赋予了这所学校以灵魂。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学校于次年西迁鄂西山区,恩施境内,在此艰苦办学,提出了“耕读”理念。“学校的房顶是用晒干的树皮铺建而成,墙壁是用竹子作骨架,黄泥和石灰加固,起到防风的作用,桌椅五花八门,没有一张正规的桌子”周老先生向同学们介绍道:“学生们在上课的时候都能看到战斗机战斗的场景,同学们上学走的都是黄土路,下雨天特别滑,有时甚至能听到恩施城区的轰炸声,办学条件极其恶劣”。纪念馆走廊的两侧,有珍贵的历史瞬间,有战争的残骸遗物,它们见证了那个年代人们艰苦斗争,自强不息的生生意志,也讲述着华农人西迁办学,薪火相传的动人故事。
西迁精神,在困苦中重生
周老先生讲道:“在那个年代里,求学的困难可想而知,晚上的时候,用桐油灯照明,用木子树加工做蜡烛,用火把指路,因为路滑,又没有条件,所以就用牛皮做了牛皮钉子鞋,到了夏天,大家干脆光着脚,下雨天有的学生甚至用芭蕉叶做伞挡雨,早上吃玉米糊,中午晚上菜都是合渣。但是当时的湖北省政当局特别重视教育事业,即使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也要大力投资培养人才”。他还讲到了自己的舅舅王炎森老先生,王炎森曾是“联中”时期农校老校友,据周老先生透露,王老在求学时期冒着被国民党逮捕和被退学的风险,参与了当时地下党组织外围工作。在谈到地下党组织的时候,周老先生还说到:“‘农校’的地下党组织是各高校党组织中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不光如此,“农校”在“联中”时期的很多方面都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虽然住土房、穿土布、点菜灯、吃粗粮,但是师生们共体时艰,情绪饱满,坚持学习,坚持工作,使学校不断得到发展,在战乱年代,寻找一条属于中国的乡村振兴道路。
百廿农校,在新时代前行
“像你们这一代,确实要记得这段历史,要努力学习,把我们的高科技搞起来,这样我们国家才强盛,才强大,任何人都欺负不了我们...”这是周老先生对我们的敦敦教诲。
从西迁时提出的“耕读”理念,再到解放后所提出的“勤读苦耕”办学要求,“勤读力耕,立己达人”,华中农业大学校训的基因里流淌着浓浓的耕读传统和家国情怀。寻找历史,感悟历史,学习历史,不让历史被掩埋,不让荣光变暗淡。1898到2018,是一种坚守,是一种担当,更是一份自豪。新时代华农人,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周学聪、刘百楼与调研团队成员合影)
文字记者:肖云龙 牛晓虎
摄影记者:牛晓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