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强调“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逐步解决长江生态环境透支问题”。
为了响应国家政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缓和耕地资源保护和土地需求之间日益显著的矛盾。7月10日,华中农业大学公管院赴湖北仙桃“十题百村”实践团探访西流河镇国土资源所和西流河镇挖口村,就西流河镇耕地保护情况对相关人员展开访谈。
上午十点,在西流河镇国土资源所。实践团成员了解到,针对耕地保护镇政府与村支部签订有耕地保护责任状,镇政府直接跟村支部对接,绝对保证基本农田体量不减少。 保证耕地“量”的同时,西流镇对耕地“质”的保证,同样下了功夫。工作人员自豪的讲道:“为了解决污染源工业对耕地生产产生影响这一问题,政府会将农民生产生活用水单独改道,尽量避开化工企业。”此外,西流河镇镇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正在实行的“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每年镇内都能基本完成增加一百亩以上耕地的指标。
下午三点,实践团一行前往挖口村进行实践调研。在挖口村村门口,一片大棚闯入实践团队队员视线,大棚内近处是葡萄,远处是桃树。葡萄架上果实累累,青青紫紫的挤在一起,好不热闹。实践团找到果园承包大户,了解到,这是挖口村里新开辟出的种植果园,里面有各种品种的葡萄、桃子、黄桃等。果园大户满面微笑介绍道:“通过不同品种的混合种养,我们能保证从六月份一直到九月份下旬,每个收获时间段都能至少贩卖三种以上的水果。”
随后,实践团一行走入挖口村内。当地孙姓农户告诉实践团一行,他家之前主要从事水稻种植,可是近些年来农药、化肥等耕地资源的投入不断增加,而水稻的市场价格却没有增长多少。“以前每亩田收成好的时候能赚千把块钱,可是现在也只能卖到同样的价钱,净收入减少了很多。”为了增加收入,孙姓农户将家里的耕地改建成池塘,希望通过养鱼养虾的方式增加收入。
结束了一天的访谈后,实践团一行收获良多,以往对于土地保护方面矛盾的认知也得到了更新。实践团成员江非凡感慨良多,“以前以为村民对于耕地保护意识不强,可是通过实践调研发现,现在土地归农民自己所有,农民对于土地的保护意识有了很明显的提升,能够有效保护好自己的土地。”
在整理完当天所得到的数据后,实践团一行决定第二天前往土坑村进行接下来的调研。
文字丨公共管理学院赴湖北省仙桃暑期社会实践团 吴俊豪
摄影丨公共管理学院赴湖北省仙桃暑期社会实践团 郭钦钦
审核人:王歌
编 辑:秦静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