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第80期“四点半有约”线上活动如期而至。本期活动由博物馆雷敏老师和博物馆讲解队志愿者刘雨菡一同为大家揭晓华农博物馆的故事与趣闻。
活动伊始,主持人王楠介绍了本期“四点半有约”的嘉宾以及主题,让观众们“透过博物馆封存的历史,了解城市的文化底蕴”。随后,雷敏老师介绍起华农博物馆的历史与进来发展。从14年由标本馆发展而来,博物馆已系统地收藏和展示了华中农业大学相关专业自建国初累积至今的各类标本资源近30万号份,也曾多次获得各类荣誉。随后,博物馆志愿者讲解队队长刘雨菡为大家继续介绍了博物馆目前的活动情况。
刘雨菡首先向观众介绍到“5.18国际博物馆日”,她通过分析国际博物馆日的历年主题,总结出从1992年起,国际博物馆日的中心从物质转向沟通,再到如今的全球化。她认为博物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时代的不同而不断前进,在她看来博物馆拥有着影响人类世界的巨大潜力和强大能力,这份力量可以让世界更加美好。
刘雨菡介绍道:“博物馆分为综合类、社会历史类、自然科学类以及其它,而华农的博物馆则属于其中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并以‘自然藏珍,文明瑰宝’为展示主题,以‘生命科学’为核心展示内容。”走进华农博物馆,你会看见序厅中央的“鲲鹏展翅”雕塑,你会看见“蛰鸣蛱趣”展厅中的种类繁多的昆虫标本,你会看见“野性珍灵”展厅中栩栩如生的野生动物,你会看见“温驯家园”展厅中憨态可掬的家禽家畜,你会看见“本草芳华”展厅里冷门偏僻的各色植物,你会看见“大地宝藏”展厅里奇型异色的地质矿物。
介绍完博物馆具体内容,刘雨菡谈到博物馆举办的各类特色活动,她说:“其中最出名便是在每届狮山欢乐节中举办的博物馆奇妙夜了,但除了这个我们还有其它有意思的活动。”比如说与标本合影,在合适的天气里把标本搬到室外,将人与标本与华农景色相结合,着实风味无穷。更有各类博物馆文创的制作、知识科普的讲解还有临时展区等各类各色的活动。
令刘雨菡感触颇深的便是展厅内那些灭绝的动物们,有的耳熟能详,有的闻所未闻,她认为参观博物馆是在“有限的条件下感受无限的生命”,在其中不断学习,不断感悟,“人文与自然交融,时间与空间交错,咏叹人类文明与自然历史相互交织演化”。在解答了华农博物馆比较频繁的问题以及线上观众的疑惑后,主持人王楠宣布此次“四点半有约”正式结束。
文字 | 校青传记者团 胡垠
审核人:雷敏 王石径
编辑:申紫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