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社会实践
摩峰十年情,青春志愿行 ——我校研究生支教团摩峰分队开展支教十周年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3-02-15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石径 袁诗涵)“本禹志愿服务队”研究生支教团连续10年选派10届45名志愿者赴摩峰中心小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用足迹丈量摩峰,用爱心播种希望。接力支教恰十年,凝心聚力再出发,近日“本禹志愿服务队”以“摩峰十年情 青春志愿行”为主题,开展了十周年纪念系列活动。

云端相会 共话十年芳华

12月17日,“摩峰十年情 青春志愿行”研究生支教团摩峰分队支教十周年志愿者交流会在线上举行,共青团湖北省委副书记徐本禹,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从严,《湖北日报》视觉新闻中心视觉总监田悦,建始县党委委员、副县长雷宏伍,摩峰中心小学校长向登双以及校内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指导老师出席会议,历届研支团摩峰分队志愿者相聚云端,追忆十年芳华,共话未来发展。

交流会云端合影(校团委 供图)

交流会在纪念短片《十年芳华》中拉开序幕。志愿者们依次交流支教回忆,第一届志愿者谭永海回忆了十年前第一次到达摩峰的情景,讲述了克服困难、潜心教学的故事。第四届志愿者宋明亮以一张大雪纷飞的照片做切入,回顾了那时断网、断水、断电但因孩子的陪伴而倍感温暖的特别记忆。第四届志愿者高庭勇也表达了志愿者们勇于直面困难的坚定决心。第六届志愿者卢奕辰借在蜡烛下备课的照片,从低年级的童心、中年级的爱心、高年级的知心三个故事中,流露出志愿者们坚定不移的初心和对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第八届志愿者袁诗涵则围绕四幅聊天记录图片和“欣慰”“骄傲”“优秀”“关心”四个关键词,表达了对孩子长期的关心关爱,并表示支教后更相信努力和奋斗的意义。

“十年以来,为改变学校面貌,研支团共计派出45名志愿者,汇聚社会资源精准帮扶,捐赠电脑、图书、体育科学等器材设施,设立的水滴助学金让800多名学生受益。乡村教师来汉培训、乡村儿童城市行等项目,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摩峰中心小学校长向登双以支教十年的见证者和亲历者的身份简要回顾了自2013年来小学的巨大变化,并向我校的全力支持和志愿者们的倾情帮扶表达真挚感谢。研支团指导老师张进从成为支教团志愿者、服务支教团的志愿者、华农工作的建设者三个视角展现了研支团发展的历程。《湖北日报》记者田悦用镜头下的照片,呈现了他眼中的摩峰。建始县副县长雷宏伍代表建始县父老向学校十年如一日对建始县全方位的帮扶表示感谢,对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十年来的教育帮扶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学校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吴义生谈到支教经历丰富了志愿者人生的底色,坚定了青春的奋斗方向,他谈到,无论身处何处,都应保持人文情怀,对每个个体生命给予关心关怀。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拥军分享了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用爱育人、勇于传承的四种志愿精神。

团省委副书记徐本禹为大家分享了四个词:一是“感动”,感动于志愿者分享的感人故事、老师对志愿者无微不至的关心关爱;二是“变化”,学校在软件硬件上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志愿者们对摩峰的牵挂和支教初心却始终不变;三是“牵”,正因心怀对摩峰的牵挂,各位才得以相聚;四是“久”,一棒一棒的志愿者们要探索打造可持续的志愿服务项目,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劳动教育、少先队工作相结合。

校党委副书记王从严向大家深深致敬,他指出,唯有把基础教育做好,我们的社会和国家才能更好。他强调,“你怎样,华农就怎样;你怎样,国家和民族就怎样;你怎样,世界和人类就怎样”,这是华中农业大学每一名师生做出的庄严承诺。我们要一起努力,以摩峰、以建始做我们的基层基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培训赋能 共促体育教育

点燃乡村孩子的体育梦想离不开乡村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12月3日,由我校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校团委等主办,本禹志愿服务队研究生支教团、红杜鹃爱心社承办的第十六届“点亮深山乡村教师来汉培训——体育在构建高质量乡村教育体系中的应用”线上举行,共邀请74名建始县体育教师参训。

奥运冠军刘蕙瑕通过视频为活动送上祝福(校团委 供图)

奥运冠军杨威通过视频为活动送上祝福(校团委 供图)

奥运冠军、跳水运动员刘蕙瑕和体操运动员杨威通过录制视频,为培训送上云端祝福。理论层面,国家级运动健将、北京林业大学刘甄悦副教授探讨了体育对儿童身心成长的积极影响;北京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速度滑冰队科研人员冯俊鹏讲解了儿童生长发育现状、特征和体育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王晓理“线上”与参训教师互动教学(校团委 供图)

实操层面,国家级篮球裁判员、武汉体育学院殷乐围绕篮球教学展开分享,以教练员视角讲授运球、投篮、选位多方面的技术教学;羽毛球世界冠军、我校体育部教师王晓理手持球拍实操教学,在与参训教师的互动中,分析青少年握拍、颠球、挥拍、扔球等技术要领。一线乡村小学体育教师朱恩谈到,“让学生在有趣味的学习中,掌握技巧、体会快乐,才能全面有效地训练肌体,增强运动技能,挖掘身心潜能,为终身体育夯实基础。”

玩转科学 共启科学之智

“小米为什么是淡黄色?”“吃鱼会不会变得更聪明?”11月30日,我校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王鲁峰,为摩峰中心小学的同学科普果蔬、米饭等食物知识,围绕生活中的小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同学们讲解如何更全面健康地摄入所需的营养。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王鲁峰作分享(校团委 供图)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周兴苗作分享(校团委 供图)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周兴苗副教授分享了昆虫的图片,从花丛中飞舞的蝴蝶到水中漫游的泥蛉,从草叶上觅食的七星瓢虫到大树间喋喋不休的蛾蝉……六年级学生向叶东说:“我印象最深的是蝴蝶,它在空中飞舞时像精灵,又梦幻又神奇,我观察到不同蝴蝶的翅膀形状和颜色都不同,周老师告诉我们,如果在显微镜下蝶翅上的鳞片像房顶的瓦片一样很整齐,希望以后我有机会到华农亲眼看一看蝴蝶标本!”

水产学院的高泽霞教授则带同学们探索鱼的奥妙,大屏幕上,鱼类的细鳞在昏暗的水中映出浅淡荧光,展现出瑰丽的水下世界,通过对鱼类知识的普及,高泽霞鼓励同学们在学习中增长见识、提升本领、携梦从游。

本禹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罗春娟、李亚冲、汤东则通过录制“玩转科学”短片,为同学们讲解如何使用PH广泛试纸测量土壤的PH值以认识土壤的酸碱性,并结合农学特色,介绍了不同土壤适合种植的植物类型。通过引导同学们一起做实验,在科普自然地理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大家的动手能力,培养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筑梦之旅 共鉴文化魅力

为接续开展一年一度的“大手牵小手”乡村儿童城市行活动,校团委邀请了本禹志愿服务队研支团往届志愿者宋明亮、王地、孙潇、李玉悦、杜凌寒分别录制了上海、长沙、武汉三个城市的特色讲解视频。志愿者们在当地历史名胜和景观文化前逐一讲解,让同学们足不出户就能打卡新地标,云览都市风景,感受都市魅力。

摩峰小学里,孩子们正在交流看到的城市高楼(校团委 供图)

摩峰小学里,孩子们正在讨论看到的历史景点(校团委 供图)

五年级学生吴云轩在云游长沙之后,激动地说:“我觉得长沙真是一座魅力之城,像一颗璀璨的宝石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如果长沙有颜色,那么她一定是红色的。长沙之红在于革命岁月里孕育了伟大的革命人物,通过王老师的讲解,我知道了那里有"挥斥方遒”的橘子洲头,和平来之不易,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

“请大家和我一起将手指腹放于声带处,感受到声带震动了吗?”12月9日,我校声乐团的成员胡依然为摩峰中心小学的同学们在线直播带来一堂生动有趣的声乐课。为更形象地阐述如何做到“打开喉咙唱歌”,她带同学们双手叉腰,感受小腹震动,大家十分配合地将手放在腰侧,还和身边的小伙伴互相检查位置是否正确,有几名率先感受到震动的同学显得格外兴奋,激动地向屏幕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多元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启发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提升综合审美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和自信心。”胡依然如是说道,希望孩子们能够感受声乐魅力,在音乐中收获快乐和力量。

为弘扬传统文化,加强学生美育,志愿者们还带同学们开展“茶韵四溢,香满竹溪”茶文化主题活动,从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六大基本茶类以及茶艺表演四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茶文化知识科普,并进行茶艺表演培训。

十年风雨兼程,十年坚守希望。十年前是微光,十年后是炬火,这是一场接力的青春奉献之旅。十年来,本禹志愿服务队志愿者薪火相传,托举希望,实施“甘露工程”助力教育振兴,志愿者潜心教书育人,任教科目多次在全镇取得第一名,教授的学生先后考入中南民族大学、三峡大学等高校。志愿者们通过“阡陌学堂”在线支教、“乡村教师来汉培训”“留守儿童城市体验行”“玩转科学自然科学教育”“七彩四点半”等项目,创设“悦创、悦雅、悦美、悦动”社团,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研究生支教团摩峰分队第八届志愿者袁诗涵说:“这十年,是我们志愿者成长成才、砥砺前行的十年,是摩峰中心小学教育发展、改革创新的十年,更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建始县实现脱贫攻坚、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十年,研支团犹如一片生机勃勃的小树林,欣欣向荣,茁壮成长。”“一年摩峰行,一生摩峰情,不仅有摩峰情,还要有志愿情,在今后的生活中,我要继续将志愿服务转化为长久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本禹志愿服务队副队长薛镜瑞如是谈到。

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志愿者们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的殷殷嘱托,努力传承本禹精神,主动作为,开拓创新,并以十年作为新的起点,为谱写本禹志愿服务队新篇章贡献力量,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贡献华农青年志愿者的青春智慧与青春力量。



审核人:吕瑞凯

转自南湖新闻网)



电话:027-87282012 E-mail: hntw@mail.hzau.edu.cn 地址:武汉洪山区狮子山街特一号华中农业大学

CopyRight© 2014 共青团华中农业大学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