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至13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赴武汉希望动物医院暑期实践团一行八人,深入该院武昌院区,进行了历时十天的岗位实践。繁忙的诊室、安静的住院部、精密的手术室……八位实践团成员认真观摩学习、全身心投入医疗协助的身影活跃在医院的每一个工作区。
初入“希望”:感受听诊器里的生命温度
7月4日,希望动物医院武昌院区院长杨斐热情接待了实践团,带领大家熟悉医院布局,明确实践规范。7月5日至7日,实践团成员们在医生们的带领下,系统学习了各个岗位的工作要点与规范。

实践团队员朱庆辉正在学习输液机器操作 滕逸飞摄
希望动物医院武昌院区主治医生周家宇向实践团成员们传授了听诊猫心跳的方法与要点:使用小尺寸钟形听头,于猫左侧胸壁第四到六肋间,即肘关节后方进行听诊。

实践队队员刘昕茹正在学习听诊猫心跳 滕逸飞摄

实践队队员朱庆辉正在学习听诊猫心跳 滕逸飞摄
周家宇向大家强调:“面对胆小、敏感的猫咪,安抚情绪是听诊的前提。这不仅关乎听诊结果的准确性,更能防止猫咪应激,保护猫咪和自身安全。”这使成员们深刻体会到,宠物医生这一职业蕴含着生命的共情与守护。
白袍之下:当生命站在同一条线上
7月8日至10日,实践团成员在协助医生们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密切关注着住院部一只名叫“妞妞”的患眼眶骨瘤的德文猫的病情。10日下午,“妞妞”病情急转直下,医生们已无力遏制肿瘤的快速扩散。在与主人充分沟通后,医生为“妞妞”实施了安乐死。“妞妞”主人强忍泪水,眼底满是不舍,这深深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实践团成员。
11日,成员们观摩学习临床问诊过程。柯基犬“叮叮”因乳腺包块前来就诊。周家宇初步判断该乳腺包块为肿瘤,并于DR检查后确诊“叮叮”患乳腺肿瘤。

周家宇医生与马彬助理正在为柯基犬抽血 滕逸飞摄
所幸其身体状况允许手术,这让焦虑的主人稍感宽慰。成员们目睹了宠物们在病痛中挣扎,主人在爱与不舍中艰难的抉择,更见证了宠物医生们如何用专业与温柔,为生命守住一线希望。面对疾病与死亡,所有生灵都是平等的。而正是这些穿着白袍、脚步不停的人,用一双双温暖而坚定的手,为生命维护着尊严争取时间。
毫厘之间:手术刀尖上的专业答卷
7月12日,实践团成员们得以近距离观摩一场犬白内障手术。进入手术室前,全员严格穿戴灭菌装,确保环境零污染。手术室内,希望动物医院主治医生林号在手术显微镜下,于角膜缘处作一微小切口。

助理医生正在协助林号医生进行白内障手术 陈可欣摄
随后,他娴熟地运用超声乳化探头,将混浊的晶状体粉碎吸除,接着小心翼翼地将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囊袋内并调整到位。林号以精湛技术确保了手术成功与高效,最大限度减少了犬只角膜损伤和术后并发症风险。

林号医生正在进行白内障手术 梁雨彤摄
“手术室是医生专业素养的试金石。”林号向成员们强调,“手术的每个细节都关乎动物的安危。”林号的话使成员们深刻认识到:敬畏生命、精益求精是医疗之本,务求至善,方可托起每一只动物的健康未来。
传经解惑:从课堂走向临床
7月13日,实践团成员们依然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希望动物医院助理医师马彬现场演示DR(数字化放射成像系统)操作流程,其通过使用X射线可以清晰呈现动物体内骨骼与脏器结构。马彬对成员们关心的学业规划与职业发展提出建议,指出临床病理学等课程具有较高实践价值,应主动参与临床实习,重点掌握动物保定技巧及基础设备操作能力。

马彬助理正在向实践队队员熊仪分享专业建议 滕逸飞摄
所幸其身体状况允许手术,这让焦虑的主人稍感宽慰。成员们目睹了宠物们在病痛中挣扎,主人在爱与不舍中艰难的抉择,更见证了宠物医生们如何用专业与温柔,为生命守住一线希望。面对疾病与死亡,所有生灵都是平等的。而正是这些穿着白袍、脚步不停的人,用一双双温暖而坚定的手,为生命维护着尊严争取时间。
圆满落幕:深化认知,明晰方向
为期十天的实践圆满结束。实践团成员们在深化临床认知、强化实操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明晰了职业发展路径,为未来从课堂走向临床奠定了坚实基础。离院前,成员们向医院工作人员表达了诚挚谢意。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实践团的八位年轻动医人真切领悟到了“生命守护者”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