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新闻中心记者岳圆 校团委通讯员赵芸逸)今年9月,我校“蜂蜜男孩”赵芸逸和我校研究生支教团队,为湖北
省恩施州建始县官店镇摩峰中心小学开办了网络教学课堂——“阡陌学堂”。目前,“阡陌学堂”已举办8期,先后有8位老师走进课堂,给山区的孩子们带去了期待和感动。
联合志愿者开办“阡陌学堂”
据悉,官店镇摩峰中心小学是我校研究生支教团新开辟的一个服务点,今年是我校志愿者在此处支教的第一年。摩峰中心小学的学生主要来自摩峰、竹溪、百草三个村,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学生每周五下午回家。从学校到镇上要步行3个半小时,距离县里有4个小时的车程。学校现有当地老师6人,省招老师2人,我校支教团老师4人。目前,学校共有211个学生,其中174个学生为留守儿童,二十多个为单亲家庭孩子。
为了开拓山里孩子的视野、开发山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呼吁社会关注乡村小学学生,同时努力搭建一座沟通山里山外世界的桥梁,赵芸逸联合其他志愿者们成立了“阡陌上行团队”,开办了“阡陌学堂”。
已有8位老师走进学堂
自9月份起,志愿者们已经开始对“阡陌学堂”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号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全国十余所高校的师生,为摩峰中心小学学生寄来明信片,并让孩子们回信,建立起一架与外面多彩世界、与国内知名大学之间书信交流的桥梁。
此外,志愿者们还鼓励学生每周进行阅读,并写下读书笔记,记录5个不懂的问题,建立问题档案库,为“阡陌学堂”邀请老师定一个大致的方向。在正式开讲之前,先进行了5期的试讲,让学生熟悉阡陌学堂的基本流程。同时,志愿者们还咨询受邀请人的意见,整理学生的建议,寻找阡陌学堂存在的问题,然后一一进行改进。
截至目前,“阡陌学堂”已举办8期,在每周四下午6时20分至7时,对学生进行视频授课。邀请嘉宾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墨尔本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农大等高校师生,以及《河南日报》记者、舞钢市公安局警员等社会各行业优秀代表共8人。
其中,来自河南舞钢市公安局警员马克超讲解“小学生校园安全及警察是怎么抓坏人的”;湖北大学心理学研究生曾岩讲解“生活在阳光下的童年”;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护士赵荣华教孩子们如何“养成讲卫生的生活习惯”;在墨尔本大学的硕士生闫阳介绍“可爱的澳大利亚的动物、植物”等。下一期课堂,将由我校党委副书记唐峻为孩子们介绍华中农业大学和武汉这座城市。
跟“论语哥”读《论语》
12月4日晚,“阡陌上行团队”邀请我校“论语哥”蒋强老师做客“阡陌学堂”,为大山深处的土家族孩子带去了一节生动的国学课。
“颜渊季路侍,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蒋强老师逐字领读着《论语·公冶长篇》;在视频的另一端——摩峰中心小学三年级的教室中,三年级的孩子和在窗外旁听的其他年级学生一起,用响亮的声音跟着诵读。
“子路的志向是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咱们班谁是这样的人呢?”“龙怡婷!”
“颜回的志向是提高自我修养,说明他很谦虚、很有道德,咱们班……”“王芳雨!” “好,我们班学生应该向他们学习,特别是男孩子,要多礼让女孩子,好不好?”“好!”
在30分钟的讲授中,学生们回答问题踊跃,课堂气氛活跃。随后的30分钟自由提问中,蒋强老师详细解答了学生提出的古灵精怪的问题:孔子为什么最喜欢子路和颜回;子路是孔子的保镖,那颜回呢;我们赵老师才能教我们41个学生,孔子怎么能教3000学生,是不是吹牛……最后,在学生的恋恋不舍中,蒋强老师结束了这节别开生面的国学课。
“阡陌学堂”成为孩子们的期待
“马脸为什么那么长?”“天上为什么不长树?”“电视里面怎么没见到美国人晒衣服?”“天桥是什么东西?”“大学里面也每天吃土豆吗?”……每到提问环节,面对孩子们天马行空的问题,老师们难免“一时语塞”。
遇到老师回答不上来的问题,赵芸逸都会细心地记录下来,“下一期我会请一些能回答这些问题的老师给孩子们讲课。”
“小孩子对外面世界很感兴趣,也能学到不少东西,他们都很期待每周四晚上的‘阡陌学堂’。”赵芸逸介绍到,由于摩峰中心小学没有大场地,每次“阡陌学堂都在三年级的教室里举行,三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们挤在一起,其他年级的学生只能在教室外面旁听。
“阡陌学堂”给赵芸逸留下了许多感动。他回忆,由于“阡陌学堂”的上课时间正好是美国的凌晨5点多,留美学生马浩源讲“美国小朋友的生活和爱护环境的行为规则”一课时,足足在电脑前守了一夜。上课时,班上一名小女孩突然哭了起来,含含糊糊地说马浩源像她以前的一位老师。由于网速不好,马浩源不能听清楚她在讲什么。上完课后,他立马给那个小女孩打来电话,安慰了她20分钟。
困境:期待更多爱心人士加入
在“阡陌学堂”的办学中,“阡陌上行团队”也遇到了很多困难。
硬件方面,由于教室的网络较差,摄像头不能将全班同学照进去,也没有话筒。这样老师既难以看到学生的上课反应,也难以听清学生的提问,以致课堂互动不多,影响老师上课的积极性和授课的效果。
赵芸逸说,“现在用的设备就是我的笔记本电脑,加上华农党委副书记唐峻捐赠的投影仪,我又买了一个18元的摄像头、一个小音箱,效果还是不太好。”
软件方面,团队本身人际资源有限,以致邀请老师的范围难以扩大。尽管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宣传以后,有少量大学生给孩子们寄过一些东西,也有人加入视频教学的队伍,但还是收效甚微。
赵芸逸介绍,接下来的工作中,团队将及时更新微博、微信,利用人际传播和媒体传播,提高“阡陌学堂”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走上“阡陌学堂”的讲台。计划邀请国内外知名高校师生、社会各行业的优秀人士,通过视频进行授课,为山区小学生讲述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各行各业的知识经验。
同时,赵芸逸将学生提的问题尚未得到解答的进行整理,并在网上公布,建立档案库和专家库,为下一期活动邀请对象确立方向。他希望有更多的社会有志之士,加入到乡村教育的队伍中去,让“阡陌学堂”辐射到更多的乡村小学,让更多的孩子受益,也让更多的爱心人士得以圆支教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