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法”代表性传承人肖桂森做客华中农业大学,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剧场,同我校师生畅谈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古典戏法的弘扬,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戏法”的视听盛宴。
中国戏法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肖老师介绍道,“这世界上只要有人,就会有唬人。早在奴隶社会时期盛行的巫术就可以看做现代戏法的雏形。”和西方的魔术不同,中国的传统戏法有着自己的特色,比如看似简单实则暗藏“乾坤”的服装--大褂。为了体现这大褂的奥秘,肖老师现场带来了几个小戏法。在他干净利索的把式之下,一张张废纸片变成了明晃晃的百元大钞;一根貌似正常连续的长绳子被截然分开,而吹一口气后则被完美还原。肖老师精彩的表演和幽默的风格得到了观众的连连喝彩。
据肖老师介绍,变戏法这门行业存在三个“活”,即三种境界:“抛活”、“剖活”、“刨活”。“抛活”指的是变戏法中失误露馅;“剖活”指的是戏法师傅在表演过程中给观众解析戏法方法技巧;而“刨活” 则是指戏法表演者通过挖掘历史上失传的传统戏法,不断丰富戏法的内容形式这一最高境界。由于传统社会中留下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种落后思想,到现代很多传统戏法都已失传。肖桂森老师对此深感痛心,他希望文艺工作者们可以积极地将戏法继续挖掘、传承下去,经营好这一传统民间艺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在国家拨款资金项目支持下,肖老师不仅在《我要上春晚》的舞台上表演了鸳鸯棒绝活,还带领戏法走上了社团、大学和大讲堂的舞台,让戏法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在传承的路上越走越好。
肖老师究竟是如何走上了变戏法这条道路的呢?他饶有兴致地讲起了儿时的故。天津是文化的大码头,年少的肖桂森从小接受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的父亲的熏陶,并在其带领下向王殿英老艺术家拜师学艺。从最开始一个小戏法练半个月,到后来不断向高难度挑战,正是在他一直以来的努力练习下,才有了今天的肖桂森大师。
谈到为什么变戏法跟相声一样需要一边说一边做时,肖老师讲到,相声戏法“同出一门”,相声戏法一码事,讲究“三分手,七分口”,技术和说话艺术都不能少。传统古彩大戏法分为“剑、丹、豆、环”四门基本表演,肖桂森老师在通过视频向观众们展示了其中“剑、丹、豆”三种表演的代表作品《蟠桃献彩》、《纸条变鱼》等后,还在现场表演了经典戏法《六连环》,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和叫好。
讲座最后,肖老师谈到,虽然戏法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瑰宝之一,但是不了解它的人太多了。他的师傅辈为把戏法从民间带上舞台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也让戏法走出了国门,作为当代的戏法代表人,他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做好戏法的传承和传播工作,让中国的这项传统文化艺术得到真正的弘扬和发展。
【人物链接】肖桂森,中国杂技家协会会员、中国魔术艺委会会员、天津杂技家协会理事、天津杂技团戏法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法代表性传承人。1956年生于天津,16岁时开始师从北派戏法表演名家王殿英先生学习中国古典戏法。其戏法表演以落活(大戏法)和手彩儿(小戏法)见长,手法娴熟,口彩相连,表演幽默。擅于“使口”,与观众互动,多年来积累了较深厚的舞台经验,深受观众的喜爱。代表节目有《鸳鸯棒》《六连环》、《纸条变鱼》、《仙人脱衣》《古彩戏法·金玉满堂》、《三戟瓶·回桃》。中国古彩戏法《纸条变鱼》、《拉线棒》、《六连环》《金玉满堂》《平升三级,蟠桃献彩》等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肖桂森为该艺术表演的代表性传承人。
文字:【校青传文字记者团】林清 郭文娟
摄影:【校青传文字记者团】曹荟 蒋卓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