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晚,由我校党委宣传部、本科生院、研究生院以及校团委主办,校团委人文素质教育中心承办的第299期狮子山讲坛在大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展开。武汉大学历史学教授张昌平做客我校并带来“民以食为天——从考古学看中国的农业传统”的主题讲座。200余名师生到场聆听了报告。
张昌平以我国南稻北麦现象为例,从考古学角度阐述了差异形成的原因。“在我国商朝早期,小麦由中亚及印度南麓传入中国北方,南方则主要以稻作农业为主。”张昌平指出,大约在一万年前,人类便驯化了水稻和小麦。“虽然小麦在商朝便已传入我国,但是真正大面积种植还是从汉代开始。”张昌平表示,水稻作为本土作物,在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总体来说,我国古代耕作体系基本以稻作农业为主。
“中华古代文明主要围绕饮食文化展开。”张昌平指出,发达的稻作农业衍生出了璀璨的陶瓷文化,也使我国古代形成了以稻米为核心的饮食体系。他从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论述了稻作传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一碗平白无味的米饭,想必没有人吃得下。以平淡无味的大米作为主食的饮食体系自然伴随着各式各样的配菜,盛装这些食物的陶瓷器便也得到了极大发展。”张昌平以贴近生活的实例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稻作传统对于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机制。他还表示,稻作农业不仅影响着中国古代的文化,更影响着古代社会阶级制度的形成。“稻作农业催生了酒(主要是米酒)的产生。由于古代生产能力不高,发展初期只有富人才能享用美酒。因此由喝酒吃饭聚集在一起的富人们渐渐形成了各自的利益团体,产生了社会最初的阶级制度。”
张昌平指出,近些年来考古学家利用高科技,使很多有关人类起源的问题得到了答案。通过考古学家近20年的努力,众多粮食的原产地基本明确,古人生活场景得到基本了解。“即便建立了夏朝,商朝,有些文明依旧得以延续,那就是饮食文明。”他围绕饮食系统展开了“民以食为天”的讨论,向在座听众详细讲述了中国人民注重饮食,农业传统一直在延续的历史实情,论述了稻作农业文明的延续。
随后,立足于稻作传统与中国社会形成的关系,张昌平从“考古学家的努力成果”、“稻作农业文化在秦统一时发挥的作用”、“中西方农业生产系统的差异”、“中西方餐饮之别”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描述,他用自己独特的视角,为听众带来了特别的讲解。“男性的某些特点与古时狩猎是有联系的,女性的特点和古时从事的采集与收藏是有关联的。” 张昌平针对性别分工与行为趋向进行了拓展。他点明:“这是长期的分工明确产生的基因区别,不是绝对的,但是在现实中存在。”
“人们应秉承开放共享的精神与其他文化交流沟通,文化之间不应该以狭隘的方式对接,而要相互沟通,以开拓的精神去粗取精。” 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张昌平以信息交流为例,提出了自己对于传播媒介方向的看法。他以考古学家的身份,从传统出发,展望未来。
当被问及“秦之所以能完成统一六国大业是否是因为农业生产制度超越了六国”时,张昌平回应:“秦统一中国不是某一个方向的作用,而是多个方面。比如军事、法治、文化……”他表示,农业生产力是很重要的一个促进因素。“农业推进了国家的发展,对于近代经济、科技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本次讲座在掌声中落下帷幕。
人物简介:张昌平,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曾担任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商周考古和中国青铜时代青铜器,目前主持盘龙城遗址考古发掘等田野考古工作,著有《方国的青铜与文化》等。
文字丨校青传记者团 孙泓旻 刘鹏怡
摄影丨校青传记者团 汪奇灵
审核人:严文高
编辑:温亚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