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晚,我校原创话剧《牵挂》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剧场上演,数百名观众到场共同观看了此次话剧表演。
“牵挂,一双双求知的眼睛;牵挂,狮山的露雨滋润…”话剧表演在宛转悠扬的歌声中拉开帷幕。在洋溢着青春气息的校园一角,张福禹与许思婷间温馨甜蜜的互动令在场不少观众露出了会意的笑容。场景切换至许思婷的家中,喜庆热闹的团聚景象在顷刻间崩塌,演员们通过眼神的传递与台词的表达将三位年轻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直接展现在观众面前。“想做不做,机会错过”,既是爷爷对未能帮助凤儿完成学业的遗憾,也寄托了他对乡村教育事业发展的牵挂。带着爷爷的支持,抱着对孩子们的牵挂,张福禹毅然踏上了前往凤凰岭支教的路途。
随着张福禹的毅然告别,一个关于大学生支教的故事娓娓道来。一堂别开生面的地理课在张福禹的精心准备下准时开讲,孩子们其乐融融的交谈营造了和谐轻松的氛围,然而好景不长,课堂上突然的告状使隐藏的矛盾浮上水面,一系列的变故接踵而至。女友思婷误解重重,向幺妹被迫进城,二狗父亲被抓入狱等不幸令张福禹跌入低谷。演员将张福禹内心的纠结与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现场观众眉头紧皱,一系列的争吵与纠葛紧紧牵动着观众的心。
经过了一番内心挣扎后,张福禹长舒一口气,望向远方。“真正的快乐是属于精神的,一个有能力给予、抚慰、关怀他人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幸福最富有的人。”他坚持留在山区支教,立志将奉献精神贯穿生命始终。冰释前嫌的原谅,爱人相拥的甜蜜,故人重逢的欣喜,正当观众沉浸在这圆满幸福的情景时,张福禹却由于过度劳累倒下了,将生命献给了支教事业,现场不少观众留下了惋惜和感动的泪水。
十年后,孩子们走出了大山,张福禹的支教精神在这群大山孩子们的身上得到了延续。“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话剧在习总书记的寄语中缓缓落幕。
来自行管1802班的卫佳璇在观看结束后表示:“支教和保研,这本就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但是张福禹不管山区支教的辛劳困苦,毅然选择坚持支教,着实让我感动。”
本场《牵挂》是今年牵挂剧社第一次加场,与之前不同的是,参加此次演出的演员都是牵挂剧社第七代演员。剧中饰演向前进的刘亚宁谈道,此次演出对于他们来说一次历练,也是对《牵挂》表演及其背后蕴含精神的传承。“只有辛勤的付出,才能有丰厚的收获。”刘亚宁感慨道。为保证演出质量,剧社经常在演出季加训到凌晨,只为尽力呈现出完美的表演。
据悉,《牵挂》的话剧主人公张福禹取材于我校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献身支教的赵福兵和舍己救人的张瑜三位学生典型。话剧通过典型化的手法将三人的事迹进行艺术提炼,展现出新时代大学生的理想抉择和精神风貌,表现了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农村发展的“牵挂”。
文字丨校青传记者团 蔡泽 张萌
摄影丨校青传记者团 郑劭文 梁佳鑫
审核人:陈丽
编 辑:向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