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文化艺术
中国戏曲学院《田汉校长》等原创人员与我校戏剧爱好者“云上”交流
发布时间:2021-06-07

6月4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分享交流会在大学生活动中心105活动室举行。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戏曲影视导演专业的导演孙昊、付嘉欣、黄宇受邀作了题为《从导演的视角看一部剧如何诞生》的分享,来自我校话剧联盟、各剧社的二十余名戏剧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学习、交流,文法学院辅导员、话剧《牵挂》第一代主演陈丽担任主持人。


付嘉欣首先从理论上向同学们阐明了导演工作二度创作、集体创作的特性,梳理了总体构思、人员协调、思想碰撞等创作初期的具体任务。她将导演工作定义为“选择用什么样的形式去表达故事”,深入浅出地帮助同学们明确了戏剧创作的内涵。以经典话剧《茶馆》在新时代的重构为例,付嘉欣强调了戏剧创作中为传统剧本赋予当代思考的重要性。结合自己参演话剧的经历,她鼓励大家合理运用肢体语言、灯光音效和舞台道具,增强人物感染力、舞台冲击力,增进艺术效果。


“找准行动、为演员找到‘动’起来的定位,是舞台导演的重要工作之一。”以《由行动到程式——戏曲导演的创作特征》为题,黄宇从实践的角度介绍了戏剧导演和戏曲导演工作的异同点。她结合中国戏曲学院在排京剧《迟开的山丹丹》的创作实践,用“分析事件找行动”诠释二者的共同之处;相对于戏剧,戏曲偏重“用程式表示行动”,表演中的一言一行都被提前设置好,用高度提炼、概括、夸张的程式或技法来表达,兼具生活形态与艺术效果,成为戏曲艺术代代相传的重要原因。

孙昊紧密围绕《田汉校长》的创作实例,作了题为《心怀感恩心,用戏剧讲好身边的故事》的分享,与同学们探讨了戏剧创作中至关重要的“三情”,即感情、热情与真情。他建议同学们重视情感往来,在“边演边编”的过程中感受戏剧的乐趣;满怀创作热情,发挥好戏剧的精神感召、思想引领作用;表演流露真情,通过了解、体验、模仿、感知等方式丰富人物形象,让角色真正有血有肉。


互动环节中,同学们踊跃提问、积极交流,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当被问及适合初学者学习的剧目时,孙昊叮嘱同学们脚踏实地,切勿“贪大”,推荐大学生导演从央视小品大赛的优秀剧本中汲取灵感、感知创作过程。谈到“如何进一步增强演员的表现效果”这一问题时,付嘉欣重申了舞台道具、灯光音响、情景设置等对人物塑造的重要作用,她强调:“当演员灵活运用形体、台词、表情,服务于同一个目的时,往往能迸发出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对于“如何合理发挥群众演员作用”“如何启发情感”等问题,三位老师也逐一作了解答。

“老师们的讲解和答疑让我对戏剧有了更专业、更深入的认识,我在今后会坚持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讲好华农故事、‘牵挂’故事,把话剧精神传承下去!”我校牵挂剧社成员余正文在会后感慨道。




文字丨校青传记者团 张雁冰

摄影丨校青传记者团 张雁冰

审核人:陈丽

编 辑:高雅馨


电话:027-87282012 E-mail: hntw@mail.hzau.edu.cn 地址:武汉洪山区狮子山街特一号华中农业大学

CopyRight© 2014 共青团华中农业大学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