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起,12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缤纷校园活动陆续开展,新生在面对面地交流和体验中感受大学魅力。
与同窗共制,体验文化魅力
高冠博带,广袂之衣,绘脸描谱,环珠簪花,耕读学堂里一片其乐融融。9月18日下午,“汉服元素与京剧脸谱的碰撞”分享交流活动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开展。“制作簪花耳环的同学在这边,绘京剧脸谱的同学在那边”,负责人孔娟引导同学们有序参与手工制作。现场气氛一片温馨和谐,原本各不相熟的同学们此刻围在一起,手也不停,嘴也不停,用心绘脸谱,静心配耳环,彼此话聊日常。不久,十几人渐渐熟络起来,精美的成品也在桌上铺展开来。来自动医2103班的林婉婷表示:“我很尽情享受制作耳夹的过程,最后看着自己劳动成品,我心里万分欢喜。”
“陈利龙,帮我拿条鱼来!”9月19日一早,水产新基地302活动室就热闹起来。水产科普协会成员、水产1901王毓麟正在紧张地筹备着演示环节。随后,“鱼印之趣”分享交流活动将在这里开展。
铺开一张报纸,将刚刚解冻的鱼放好后抹上酒精定形,用水粉或丙烯均匀涂抹鱼身,最后再用宣纸拓印,一幅简易的鱼拓画就做好了。
不同的绘画者心中都有一幅只属于自己的理想的鱼拓画。“绘画的过程让我感到宁静。”来自文法学院的隋欣彤说道,这是一个不断贴近内心想象的过程。在画笔下,黑白的鱼身逐渐变得五彩斑斓;铺上宣纸,千万年自然进化而来的纹理在这一刻被定格。“以手见心,还原古朴。”这正是此次活动想向新生们传达的理念。
活动现场气氛欢快,笑声不断。动科动医学院2104刘婧蕾说道:“这次的活动形式非常新奇、有趣,让我对鱼文化也产生了兴趣。”
与大师同行,品味文学力量
9月19日下午的倍阅书店内,李泽巍展开了一场以“那些奇怪又让人折服的大师们”为主题的分享交流会。与大师同行是个人精神成长的一条捷径,本次分享会通过挖掘大师成长的趣闻和经历,帮助同学们追寻博大深沉的文化力量。
“当谈论大师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呢?”李泽巍直奔主题,向观众发问,同学们思考过后纷纷阐述了自己的看法。随后,李泽巍就现代交流环境退化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与观点,并希望同学们永远保留一部分精神的高地,在那里始终有未知且令人着迷的东西。
李泽巍从沈从文的生平经历、爱情故事、经典岁月、文学著作等几个方面立体地描绘了这位伟大学者。他口中的大师们是鲜活有力的,偶尔古怪,却可以说是可爱;如此性情,才实在令人折服。“我希望将具有人文情怀的精神留在校园活动里,我能做得不多,但总要有人去实践,文化才能够变成更多的可以留存的记忆。”李泽巍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初心。
来自经管2108的黄宇思感叹道:“我折服于李泽巍的文学功底,他思考问题的角度独特,讲解内容有逻辑,十分引人入胜,以后这种活动我愿意积极参与。”
与传统对话,传承缠花技艺
绒花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9月20日晚,大学生活动中心耕读学堂迎来了一场别样的非遗缠花制作体验盛会,缠花之姿,绽放其中。
负责人首先对缠花、点翠和绒花展开了简单介绍。而后,活动参与者依次自主挑选了制作缠花的基础材料并在缠花制作教程的指导以及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进行了缠花制作体验。体验期间,参与者积极回答了与缠花相关的问题,进一步增强了对缠花的了解。广告2102尤弘宇表示:“我在这次活动中不仅体验到了缠花制作的乐趣,也了解到不少缠花相关的知识,我想我从此喜爱上了这项技艺。”
活动负责人感慨道:“举办活动的初心是希望同学们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大家在体验中专心致志地制作令我备受鼓舞,今后我会继续把这份缠花技艺传承下去。”
文字丨校青传记者团 徐泽宇 王凯璐 刘鹏怡 马菁婧
摄影丨校青传记者团 孙一享 郭佩林 徐泽宇
审核人:吕瑞凯
编 辑:胡雅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