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文化艺术
金秋雅韵:诗歌蕴藏足迹,桂香丰盈初心
发布时间:2021-10-18

10月17日晚7时整,各学院师生们齐聚我校地标性建筑“未来之窗”,背倚图书馆面向广阔试验田,一年一度的“金秋雅韵”诗文朗诵会如约而至。校党委书记高翅、校纪委书记廖济忠及各学院师生们同沐丹桂飘香,共诵秋日诗篇。

灯影与长廊交相辉映,伴随柔美的音乐,主持人轻柔的嗓音落下,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秋总是具有独特的思念感与情绪感,也许是因为月亮只在秋日丰满,也许是游子总在秋日离家。什么是故乡?“是泛着晚饭洒下的油光,泪光混着雾气飘荡,流水从桥下缓缓流淌”,作为开场诗的谭力铭老师笔下的《故乡》,是跨越南北纬度下差异显著却充斥同样思念的人与景。“虽然来自四面八方,但我们也都一样,永永远远的怀念着故乡,这也是我写下这首诗的初心”,谭力铭老师在朗诵结束后说道。

《在青春里跋涉》中,来路与去程皆是阳光普照;青春的脚步轻轻,我们在时光匆匆中《探寻足迹》;这个世界允许不止一种远方,《于是我们走向月亮》;黑暗中的《萤火虫》,是前行路上滚烫的亮光。这些原创的诗歌以独有的稚嫩与诚挚,炙热的打动每一颗温暖的心。

作为研究生志愿团一员支教贵州山区,一年的成长与经历在经济管理学院冯德玺笔下成为一首首动人的诗歌。“亦生亦师黔行路,归来栋梁是少年”,是支教前出征与交接仪式的感慨万千;“落叶风摇家乡树,寒秋夜醒醉梦人”,是远在黔中望月的淡淡乡愁。

活动现场,许多师生也参与到即兴朗诵的环节中。“祖国啊,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廖济忠老师为在场师生朗诵了舒婷笔下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他句句坚定,字字铿锵。廖济忠老师用一记长音结束了朗诵,这是他对诗篇的别样演绎,也是对爱国情的深情诠释。


本次诗文朗诵会,是十五年来华农秋日传统的再延续,也是华农新旧血液的共鸣体。来自信管1801班的刘泰愚被问及参加即兴朗诵环节的原因时,这样回答道:“准毕业生的身份注定会成就很多遗憾,因为错过了前三年的金秋雅韵,在这里的最后一年中,我想和华农的故事更厚一些,这也是我对大学生涯浪漫且真诚的怀念。”而对于初来乍到的21届新生来说,一切都颇具新鲜感。“可以算是‘慕名而来’吧,其实活动开始前我的想法也只是在感受经典校园文化活动的同时单纯做好志愿者的工作”,来自社会学2101班的张雨鑫说,“但我被现场的气氛所感染,所以我想以新生的身份站上朗诵台。”武汉的秋风意外的凛冽,但无论来或往的人们,在此时此刻,热气腾腾。


“从观众的身份到幕后工作者,视角的转换带给我更多的感触”,文法学院辅导员胡学谦老师这样谈到自己的感受,“特别的是,近几年的‘金秋雅韵’更多的从室内走到室外,而地点选择的不断变化,也是意在让同学们从更多角度欣赏华农天人合一之美。”

作为活动的组织者之一,文法学院的兰霞老师表示:“举办金秋雅韵的传统自2007年至今已经是第十五个年头,无论是规模还是氛围,我们一直做得越来越好,同时也是希望校园文化能够被赋予更强的感染力。”她也鼓励同学们多加参与此类活动,“汉语言的魅力不局限于文字与朗诵的形式,我们可以自己去发掘母语令人心潮澎湃的生命力。”

在朗诵环节的结尾,高翅老师即兴朗诵《七律·长征》,“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是历史艰辛的写照;“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苦尽甘来的抒怀。他提到,今年金秋雅韵的布景与新生入学时的布景相呼应,这也体现了华农对新面孔的欢迎之意。“正值秋日,丹桂衬着墨墨书香,我们的学生应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高翅老师说道。


活动的最后,参加活动的全体师生进行合影,活动气氛也随之达到高潮。一届又一届学子来往交迭,青春气息却永远新鲜。华农学子初心不改,心中有海,眼中有光。“金秋雅韵,我们2022再会。”




文字丨校青传记者团 王一涵 朱毅

摄影丨校青传记者团 李若休 谢永煌

审核人:吕瑞凯

编  辑:高雅馨


电话:027-87282012 E-mail: hntw@mail.hzau.edu.cn 地址:武汉洪山区狮子山街特一号华中农业大学

CopyRight© 2014 共青团华中农业大学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