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至18日,由我校资环与环境学院六名同学组成的社会实践团,在汶川县进行了以“走进汶川——地震重建调研”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
距离“5·12”汶川地震已经过去八年,八年前的痛,使汶川为全世界所知。八年后的今天,“汶川”一词似乎仍是“地震灾区”的代名词,殊不知,她正在诠释着灾后坚强的“美”。
灾后的汶川被悲痛与哀伤笼罩,家园遭到严重破坏,人们流离失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党和国家支持以及全国人民援助下,汶川建设起了充满希望的家园。“地震重灾区映秀镇,选择原址重建,没有搬迁,因为考虑到祖辈继承下来的乡土情感,也有地理条件的限制。而当年遭受毁坏的漩口中学建设为地震遗址,中学则搬迁并更名为七一中学。”映秀镇政府工作人员董雅洁介绍到。实践团队随后参观了汶川博物馆以及位于震中映秀的漩口中学遗址和震中纪念馆,对地震所带来的伤害有了更直接的感受。“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是如此脆弱,但汶川人民向我们展示了他们不屈的意志与坚强的内心,”队员裴川乐在日志中写道,“行走在汶川,看着一栋栋楼房、一条条马路,喧闹的市井、繁荣的街区,让我们感受到,如今的汶川充斥着活力与朝气。”
实践团队了解到,汶川为了应对未来还可能出现的地震风险,在建设时,统一采用了避震结构,而学校、医院等公众建筑更是运用了防震橡胶的结构。“以前这里全是矮房子、青瓦房子、木头房子,现在盖起了楼房,又好看又结实。”从事货运行业的苏师傅面对队员们的采访时这样说道,“这要感谢政府和热心的全国人民,帮助我们度过难关呀。”在随后的实地调查中,随行的工作人员胡耀还透露,泥石流也是汶川县防灾减灾的重点工作之一,政府一方面加大对易发区域的治理,另一方面在每个村和社区设立应急避灾点,每年汛期,政府都会组织演练,告诉居民怎样逃生,并能安全到达应急避灾点。
汶川,一个有着“大禹故里、熊猫家园、羌绣之乡”美誉的城市,然而地震却让人们忘记了她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藏羌文化。团队成员通过从博物馆以及汶川县图书馆收集到的资料,对汶川的历史发展和民族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灾后,汶川大力发展自身文化特色,同时开发以地震为主题的旅游资源,当地居民也以此为契机,利用自家店铺经营餐馆和旅店,经济收入也逐年增长。“映秀镇不适合农耕,再加上本就不多的耕地由于地震被毁90%,所以震后的汶川主要发展旅游业,震中映秀更建设为国家5A级景区。”旅游部门的工作人员陈扬讲到。此外,团队还了解到,汶川的水果资源也是十分丰富,有李子、车厘子等,而神秘的藏羌文化、精美的羌绣,也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
“几天的调研,汶川经受的灾难、朴素的民风、别样的自然风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八年或许不能磨掉我们心中的痛,但是希望的种子已经在此生根发芽。真心希望汶川可以越来越好!”队长吴金华同学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