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基层团委、研究生团工委:
为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积极参与学校“乡村振兴荆楚行”,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现就做好2020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
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
二、参加对象
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2018级本科生原则上应参加。
三、活动内容
2020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突出主题、确保安全、就近就便、创新形式、务求实效”为原则,以学生个人实践为主,有条件的学生采取“云组队”等形式开展。学生以家乡为主进行不少于一周时间的社会实践,尽量减少活动半径。严禁组织大规模、大范围人员聚集活动,原则上不跨地区进行。各学院结合以下专项做好工作安排。
(一)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以学生专业技能为依托,在科学精准有效的防控措施保障下,鼓励学生参与社区防控排查、社会秩序维护、疫后心理疏导、医护子女辅导、便民利民服务、关爱留守儿童、参加生产劳动、典型事迹宣讲等实践活动,为战胜疫情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二)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展政策解读、实地调研、技能培训、就业服务、信息服务、志智双扶等活动,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在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凝聚力量、贡献智慧。要注重讲好脱贫故事,展现变化历程,引导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制度自信。
(三)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动员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参与学校“乡村振兴荆楚行”,开展基础教育、服务三农、基层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实践活动,帮助发展乡村产业,美化乡村环境,促进公共服务,提升乡风文明。
(四)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深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地区,开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活动。着眼倡导文明生活风尚,积极参与保护野生动物、宣传科学健康文明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五)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鼓励学生申报团省委组织的2020年湖北省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专项,采取“实习实训”方式,到家庭所在地乡镇(街道)兼任基层工作助理,参与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相关工作,学生参加此专项应报所在学院党委和校团委审核同意。
四、工作安排
(一)活动宣传(7月14日——7月16日)
校团委通过团属新媒体平台、网站等方式在校内进行广泛宣传,各基层团委、研究生团工委要通过线上主题班会、学生干部会、专题培训等方式做好宣传、动员和指导工作。
(二)项目申报(7月17日——7月22日)
有申报项目意向的个人或云团队在校团委网站(http://tw.hzau.edu.cn/)通知公告栏下载《华中农业大学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申报书》(附件1)等材料,做好社会实践筹备工作。7月22日前由个人或云团队负责人登陆学生工作管理系统(http://xg.hzau.edu.cn/xg/login),选择团委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模块提交项目申报材料。
(三)项目审核(7月23日——7月25日)
各学院团委对本单位所有申报项目进行审核,重点审核申报项目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对存在安全风险的社会实践项目予以整改。
(四)项目实施(7月——8月)
通过学院审核的申报项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实践活动。因疫情防控、汛情等原因不能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报学院党委审核同意和校团委备案后,可于2021年寒假或暑假参加社会实践。
(五)项目总结(8月——9月)
2020年秋季学期开学后一周内,2018级本科生登陆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社会实践工作模块提交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暑期社会实践报告(附件2),并将《华中农业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附件3)交学院团委存档,逾期不交者社会实践成绩记“零”分。
参加“云组队”实践团队成员应每人提交一份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报告的写作对象可以相同,但不能抄袭、照搬团队其他同学的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应在2021年寒假或暑假补做,不及格学生只能补做一次。凡参加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未上交报告或成绩不及格的2018级学生(不含因疫情防控、汛情等原因不能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不具备学年度综合测评评优评奖资格。对于暑期参加专业性竞赛活动的学生,由组织竞赛的学院将参赛名单报送校团委,学生必须提交竞赛相关的实践报告。
五、经费支持
采取学校、学院和个人(或云团队)共同出资的方式筹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经费。各学院利用学校划拨的工作经费和学院学生工作经费对云团队优秀项目予以资助,个人项目原则上不予资助。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学院要充分认识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加大经费投入,统筹安排部署,抓好工作落实。要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和基层实际需要,按照社会实践工作基地化、项目化导向,拓展服务内容,创新实践形式,完善青年教师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工作机制。在保证学生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加强对实践学生的计划制定、组织实施和工作总结的指导,努力形成一批有影响、有水平的社会实践报告,形成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由学校研究生团工委统筹各学院组织实施。
(二)加强保障,确保安全。各学院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安排专人负责,以保证学生健康安全为首要前提,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中、高风险地区不得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低风险地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活动开展前,各学院要充分研究形势,做好安全预案。根据地方疫情形势动态调整工作部署,如遇突发情况,应立即暂停相关地区的活动,妥善做好有关安排。要加强信息联络和报送,各学院社会实践工作负责人、指导老师、团队负责人必须24小时保持通信通畅,如出现意外安全事件,必须在第一时间内报所在学院和校团委,不得瞒报、缓报。校团委将统一给参加社会实践的师生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三)探索创新,务求实效。各学院要探索创新“互联网+社会实践”新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学生采取“云组队”形式,跨年级、跨专业、跨学院组队。云团队规模应在5-8人,确定领队1名,需有1名相关专业的教师为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要全程线上指导实践,配合学院做好团队安全保障。团队成员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围绕同一调研课题或实践内容进行筹备,分散在各自居住地开展调研工作或实践活动,最终将成果进行汇总,形成社会实践报告。各学院要加强社会实践过程和成果宣传展示,既要做好宣传工作,又要严格审核把关,加强舆情风险防范,确保活动有序规范进行。
附件:1.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申报书.docx
2.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docx
3.2020年华中农业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docx
共青团华中农业大学委员会
2020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