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和11日晚,话剧《牵挂》在我校大学生活动中心剧场上演,这是牵挂剧社登台献映《牵挂》的第七个年头,今年,我校研究生支教团也助力了此次演出。
《牵挂》是由国家一级编剧习志淦编写剧本并总导,我校学生独家献映的大型校园原创公益话剧。故事主人公张福禹取材于华中农业大学的三位学生,张瑜、赵福兵和徐本禹。
故事开始在一年一季的毕业季。大学毕业的张福禹得到暗恋女神许思婷的告白,心花怒放的同时,他心中隐藏着一个秘密。告白当天,许思婷决定带着张福禹给爷爷许文澜贺寿,张福禹的秘密也由此被揭开。狮山露雨滋润,走出贫困农村的他,也紧攥着一份牵挂,这份牵挂,一头连接着他童年得到的善意,一头连接着他给予更多童年的善意,为他资助的拾荒老人,求知若渴的孩子,让他毅然决然的递上了支教申请,放弃得到的保研资格,重回湖北恩施凤凰岭,带回孩子们日思夜想的张老师。
凤凰岭贫困的根捆住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柴火填进烧火灶,绿色的油灯微微照亮黑夜一角,木头桌椅裸露着一道道疤痕,穿着黑色布鞋的女孩背着的筐篓里是年幼的妹妹,教室外面是绳子系紧的牛,孩子们憧憬的是住在北京宽敞的平房里。山外是什么,山外是山。
剧情转折,苦乐交加的支教生活,矛盾与痛苦一齐涌来,张福禹在难题丛集之际感到孤寂无依。舞台灯光全灭,只有一束灯光追着张福禹,他进入了梦境,在梦里,他听到了许文澜的勉励、许思婷的责难,听到了洪校长的质疑、向幺妹的劝告、龚二狗父亲临走时的嘱托……“窃惟富国之道,不外农、工、商三事,而农务尤为国之根本。”张之洞的话在张福禹耳边回荡。他再次选择了山区的孩子,他的善良与担当让现场观众的掌声持续不断。
随着剧情的发展,误会一个个地被解开,问题也一点点地被解决。许思婷来到凤凰岭同张福禹一起支教;许爷爷对凤儿的“牵挂”有了着落;张福禹与龚二狗的师生矛盾在众人的解释下化解;山区的孩子得到外界援助;洪校长被张福禹的坚持所打动……就在众人以为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时候,张福禹突然病逝。演员在救护车的“呜呜”声中退场,观众席中传来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断断续续的哽咽声。
张福禹离开10年后,他的学生们也考上大学,用知识改变了命运。就读于华中农业大学的龚二狗选择了和张福禹一样的道路,他带走了张福禹的“乐呵包”,也带走了他的牵挂。灯光变换,音乐响起,支教团队带来的“本禹志愿服务队”的旗帜在舞台中徐徐飘扬。
剧场的LED屏开始播放我校研究生支教团的宣传片《选择》,这群年轻的生命在现实中延续张福禹的情怀,用青春的热血去点燃山区孩子们心中的希望。来自水产2007班的丁琢璘说道:“《牵挂》代表了一代又一代人支援农村教育事业的信念,我希望自己也能贡献自己的力量,帮助大山的孩子见到外面的世界。”
“我们选择支教,只是想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去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支教团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与祖国同行,为人民服务”的志愿精神。一份牵挂是一朵浪花,浪花奔涌入浪潮,浪潮开花。
文字丨李玉玉 赵红艳
摄影丨刘彤 何子沐 于滟文 郎一阳
审核人:沈希飞
编 辑:刘鹏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