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里:中国神的诞生—关羽由人到神的建构过程

发布时间:2019-05-30
来源:
浏览量:


5月29日晚,我校第三十八届国学讲坛于综合楼报告厅举行。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申万里为我校学子带来有关于中国神的诞生的讲座。

申万里首先从“神与人类的精神世界”开始说起,“信服、理论与设施结合成为宗教,宗教一旦形成极难消亡,对于神的崇拜亦是如此。”在我国传统宗教神论中神分为国家神、地方神、行业神与宗教神等,而关羽作为宗教人物具备多重神的身份,在中国传统的精神世界占有重要的地位。申万里以关羽为引,向观众们介绍中国神诞生的一般模式。



为铺垫关羽由人成神,他先简述了关羽在历史中作为人的生平故事并分析其性格的优缺点。他认为关羽忠刘备即是忠于道统,讲义气,称得上忠义,关羽刺杀颜良、打败于禁七军、不惧刮骨疗伤,可谓勇武;而其居功自傲,目中无人,勇武有余而智慧不足,是一个真实不完美的人物。接着他向我们详细的介绍关羽由人到神的转变。关羽死后,佛教与道教将其吸收,作为神灵,宋以后,其形象发生巨大的改变,围绕关羽的造神运动开始。申万里从士人与关羽神化、地方官员与关羽神化、皇帝与关羽神化以及民间百姓于关羽神化四方面进行分析。宋金士人对关羽评价最高的一点是他识大体、知大义,符合当时的正统观与对勇武精神的需求。元明时期,士人还赋予关羽儒将光环,其形象被儒化,对于关羽个人缺点与军事失误则尽力进行辩护。除此之外,还对关羽神灵的力量津津乐道,张开就认为关羽神灵可以保佑“一境之中万事清吉,风调雨顺”。宋代士人黄茂才也认为关羽神灵“祷而应,弭灾荒”具有超自然的力量。



接着,申万里举出一些具体例子来印证宋元明时期关羽的神化,据(明)沈練,青霞集卷十二《年谱》记载,沈練因反对权臣严嵩专权受到酷刑折磨,在狱中他几乎渴死,恍忽间见到穿绿衣的关羽,对沈襄说:“你是忠臣之子,往后必定发达。”于是给他瓜吃,因得不死。明朝末年,东北女真政权兴起,辽东一带战火再起,于是关羽崇拜在辽东前线盛行。元明时期,关羽崇拜在民间逐步盛行。特别是在明朝时期,关羽庙以及跟府县的学校一样多了。



那么,为什么关羽会被神化呢?申万里谈到,这里主要有几个原因,首先,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勇武”精神的诉求。宋朝以来,中国传统儒学文化逐步向精致化、内敛化,而此时正值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南下 ,士兵需要勇武精神鼓舞士气。第二,宋朝以后,契丹、女真、蒙古等政权开始在中原乃至全国建立政权,使大多数汉族士人感到民族生存的压力,民族意识觉醒,他们主张汉族为中心的正统观,而关羽“忠义”的品质与这一时期“精忠报国”思潮是一致;第三,关羽死后,关羽作为一个厉鬼的形象被佛教和道教吸收为神灵,在地方宗教活动和一般百姓的生活中,有一定的影响,容易被所有人们接受。除此之外,关羽的“美须髯”,属于中国古代典型的美男子。从感情上易于被老百姓接受。稍加装饰,就成为一个“红脸、多髯、绿衣,胯下赤兔马、手中青龙偃月刀”的完美武士。


当然,中国古代的宗教主要表现的是实用的层面,即有求必应,因此,申万里说到,“关羽被赋予战神、财神、保护神等多种社会角色,作为神灵的关羽几乎能满足所有人需要,受到崇拜当然也是理所当然。”

 

 

 

文字丨校青传记者团 张怡洁 景怡澜

摄影丨校青传记者团 占舒娅 郑宇轩

审核人:赵艺萌

编  辑:张宇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