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黄蝶飘落、乌云存悲,又是一年寂寥的深秋。“大学四年的时间说过去就过去,年年校园的秋天,桂花飘香,天高气爽,只是未来很难再有机会回来欣赏了。” 黄真感慨着他在华农仅存的“秋”,它满是牵挂,满是留恋,满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满是金灿灿、沉甸甸的收获!国家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学习成绩优秀一等奖、学风建设先进寝室、五星级文明寝室......这些都是刻在荟园七栋105寝室每位舍友骨子里的荣耀,而寝室四人集体保研名校,则是他们大学四年“勤读力耕”最好的收获。
一时的彼此靠近,一生的相互牵绊
有时就是那回忆中一瞬的闪光,就足以将感动漫延至一生的风景。“记得那是大一,才相处几个月,刚考完试的我们去了黄真家,期间,他爸妈教会我们好多道理,告诉来自四个不同地方的我们,相遇是缘分。”在陈星甫眼中,相遇是牵绊着大家一生的缘分:“因为那次经历,我想我们四人不管以前,还是往后,都会一直友好相处、互帮互助。”
生活中的四人相互扶持,学习上的他们彼此帮助。黄真感觉寝室的学习氛围十分浓厚,每次期末一起复习背书至凌晨的画面令他难以忘却。他回忆,当初学习植物学时,他在认识校园植物、掌握切片结构上遇到了困难,但室友的及时帮助如雪中送炭。“我们寝室的顾嘉宾同学对这方面十分熟悉,考试前我们在他的讲解下找到了重点。”
每当室友过生日,四人总会去步行街吃顿饭,在饭桌上陈星甫曾这样调侃黄真:“以后等黄同学成为院士,我就去你那打工,毕竟苟富贵,勿相忘嘛!”
投身学生工作,不忘学习之心
在人生的道路上,过客总是来来往往,留下的除了深埋心底的感动,还有自己走过的路。“学习要用心,对每一门课程都要认真,学习态度也得踏实,一步一个脚印。”顾嘉宾分享着自己保研的诀窍:“复习巩固非常重要,每堂课结束后要及时回顾,平时要注重温习记忆,以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除了专业的学习,他还参加过SRF项目,完整的科研训练让他对于科研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也让他开始接触科研,喜欢科研。
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在潘泽康看来,大学期间的学生工作经历同样必不可少。在校期间,潘泽康曾多次担任过学生职务,其中他更是获得了优秀班主任助理的称号。对于如何成为优秀的学生工作者,他认为充分的耐心和责任心非常重要,“给予新生一些建议,给他们收集学习资料,传授学习方法,帮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是潘泽康一直在做的。保研之后的潘泽康选择提前进入实验室,他现在几乎每天都会在实验室完成他的毕业课题,即使压力巨大,但他认为读研就应该是这样,不断学习、不断挑战。“研二就准备转博。”这是潘泽康给自己定下的目标。
秋,是大雁南飞的萧索。“对于室友,我认为各奔东西之后一定不能切断联系,毕竟相见即是缘,即使学习工作的地点不在一起,但宿舍群依然是我们共同分享和吐槽的地方。”黄真像那即将飘落的秋叶,承诺着不会忘记那曾同枝的情谊。四年的时光荏苒,艰苦奋斗铸就了四人的不平凡,热爱坚持注定了他们的前途璀璨,愿未来,他们载誉而归、把酒华农。
顾嘉宾:植物科学技术学院2018级,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保研至北京大学,曾连续两年获教育部国家奖学金、连续三年获三好学生、多次获得优秀团员和学习成绩优秀一等奖,曾任植物生产类2003班下班党员,植科院素质拓展部干事。
陈星甫:植物科学技术学院2018级,植物保护专业,保研本校,曾任植生1802班长,荟七105寝室长,植科院党办活组干事。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连续三年获三好学生、多次获得学习成绩优秀奖,曾赢得华中农业大学第四届植物保护专业能力大赛二等奖。
潘泽康:园艺林学学院2018级,园艺专业,保研本校,曾获三好学生、学习成绩优秀奖、优秀班主任助理、武汉园建奖学金二等奖、校狮山杯排球赛校级第三名、新生百科知识竞赛校级第三名,拥有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防溢奶锅”。
黄真:植物科学技术学院2018级,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保研至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曾获三好学生、学习成绩进步奖、“与祖国同行”微课大赛三等奖、“狮山论道”课程实践作品二等奖。
文字丨校青传记者团 黎英俊 胡垠
审核人:吕瑞凯
编 辑:高雅馨